雨足人家插稻秧,蚕生邻女采桑黄。
万花扫迹春将暮,百草吹香日正长。
闲觅啼莺穿北崦,戏随飞蝶过东冈。
飘然且喜身彊健,不怪儿曹笑老狂。
雨足人家插稻秧,蚕生邻女采桑黄。
万花扫迹春将暮,百草吹香日正长。
闲觅啼莺穿北崦,戏随飞蝶过东冈。
飘然且喜身彊健,不怪儿曹笑老狂。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宋时期陆游所见的春日晚景。首句“雨足人家插稻秧”,写出了雨后农夫们忙碌地插秧的场景,显示出春天的生机与农事的繁忙。次句“蚕生邻女采桑黄”,则转而描绘邻家女子正在采集成熟的桑叶,为养蚕做准备,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妇女的勤劳。
第三句“万花扫迹春将暮”,通过“万花扫迹”暗示春天即将过去,百花凋零,春意阑珊。最后一句“百草吹香日正长”,则以“百草吹香”反衬出夏日的漫长,同时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中间两联“闲觅啼莺穿北崦,戏随飞蝶过东冈”,诗人以闲适的心情欣赏着鸟语花香,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飘然且喜身彊健,不怪儿曹笑老狂”,诗人自嘲年老却依然活力充沛,不介意孩子们的笑声,流露出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春晚》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南宋农村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虽老仍保持乐观心境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