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犹或疏,何况弛其太。
星星欲燎原,涓涓欲成海。
内心起芒忽,相续必以害。
咄哉野千流,口口矜无碍。
神明虽至耸,顾影恬莫怪。
安得持身者,终始期勿败。
防微犹或疏,何况弛其太。
星星欲燎原,涓涓欲成海。
内心起芒忽,相续必以害。
咄哉野千流,口口矜无碍。
神明虽至耸,顾影恬莫怪。
安得持身者,终始期勿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冬日偶成十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的深刻思考。
首句“防微犹或疏,何况弛其太”点明了主题,强调即使在细微之处也应谨慎,更不用说放任自流了。接着,“星星欲燎原,涓涓欲成海”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小错累积可能导致大祸的情景,警示人们要警惕小事的积累。
“内心起芒忽,相续必以害”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不正之念如不加以控制,将导致不断的伤害。最后,“咄哉野千流,口口矜无碍”则批评了那些自以为是、放纵自己的人,指出他们的行为最终会带来危害。而“神明虽至耸,顾影恬莫怪”则表达了即使外界有再大的压力,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外物所动。
“安得持身者,终始期勿败”则是诗人对能够始终坚守正道、不败坏自身的人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精炼,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深刻认识和对自我约束的强烈呼吁。
邺侯插架书最多,笔力雄奇天所命。
万人海中深闭门,理窟搜寻到幽夐。
我诗无律如山讴,形秽岂堪珠玉映。
时时归梦入故山,曳杖松间记投暝。
因君佳句撩秋思,便欲归寻旧三径。
兼旬足痹不良行,况复炎蒸如釜甑。
夜来一雨洗河汉,檐溜涓涓清入听。
晨兴剥啄谁叩门,乃有同声喜相应。
读之恍若濯清风,自觉昏眸怯明镜。
伊余何幸点班行,结交往往多名胜。
夫君平处顾清新,解道澄江如练净。
从今我乃得四友,不特官梅动诗兴。
推枕裁诗谢高致,扶惫摇毫心靡定。
旧闻读檄愈头风,今赖长篇起衰病。
循规守短,无绳自缚。纵横无碍,外道魔军。
存心澄寂,默照邪禅。恣意忘缘,解脱深坑。
惺惺不昧,带锁担枷。思善思恶,地狱天堂。
佛见法见,二铁围山。念起即觉,弄精魂汉。
兀然习定,鬼家活计。进则迷理,退则乖宗。
不进不退,有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