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氏溪馆》
《张氏溪馆》全文
宋 / 史弥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景物自相投,茅檐俯碧流。

镜中双鹭下,画里几山秋。

日落谁横笛,江寒独倚楼。

有人过裴迪,问是辋川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shìguǎn
sòng / shǐníng

jǐngshēnxiāngtóumáoyánliú

jìngzhōngshuāngxiàhuàshānqiū

luòshuíhéngjiānghánlíng

yǒurénguòpéiwènshìwǎngchuān

翻译
自然景色相互映衬,茅屋檐下倒映着碧绿的流水。
镜子般的水面,有两只白鹭翩翩飞下,画中又展现出几座秋意浓浓的山峦。
夕阳西下时,是谁在江边吹起了笛子?孤独的身影独自倚靠在楼上。
有人经过,询问是否是裴迪,他在打听是不是辋川之地。
注释
景物:自然景色。
相投:相互映衬。
茅檐:茅屋的屋檐。
碧流:碧绿的流水。
镜中:像镜子一样。
双鹭:两只白鹭。
画里:画中。
几山秋:几座秋意浓厚的山。
日落:夕阳西下。
横笛:吹笛子。
江寒:江面寒冷。
独倚楼:独自倚靠在楼上。
过:经过。
裴迪: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辋川:地名,诗人王维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其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和深沉感喻。"景物自相投,茅檐俯碧流"中,"茅檐"指的是屋顶上的草,这里的"俯碧流"则是形容山溪水色之清澈,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对应和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周遭景物和谐统一的感受。

接下来的"镜中双鹭下,画里几山秋"更是用巧妙的比喻手法,把现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鹭在镜中栖息,山峦则藏于画中,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也反映出他对于艺术模仿自然的深刻理解。

"日落谁横笛,江寒独倚楼"一句,则是描写傍晚时分,一名隐者或游子在高楼上吹奏着横笛,伴随着夕阳西下和河流渐冷,这个场景不仅传递出一种寂静与孤独,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某种感慨和情怀。

最后两句"有人过裴迪,问是辋川不"则是在询问行者是否经过了名山大川,并通过这个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的向往与追寻之心。这里的"辋川"虽未明指,但在诗歌中往往用来泛指著名的山水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幽深的艺术特色,成功捕捉了读者的心思,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中,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之美无限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史弥宁
朝代:宋

史弥宁,字安卿,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嘉定中,以国子监生莅春坊事,带阁门宣赞舍人。知邵阳。弥宁著有诗集友林乙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戊午岁九日复与叔问登城楼再用前韵作

兀坐空哦服九华,衰颓深觉负黄花。

但令无事长相见,敢叹百年生有涯。

雉堞晓登千嶂抱,縠波秋净一溪斜。

归来更展新诗卷,醉墨淋漓似老鸦。

(0)

和答江彦文送行长句·其一

醉里求名苦不情,翛然谁信万缘轻。

却观尘境端如梦,更喜幽栖得此生。

游客乍归寒雀噪,山人还去晓猿惊。

会当蜡屐同幽讨,无限青山照眼明。

(0)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其三

长夏热欲死,迎秋气已清。

蚊蝇任来往,螟螣尚纵横。

行止厌人问,栖迟真自惊。

使君高义在,解榻见深情。

(0)

歙溪砚

砚凤池,石龙尾,金其声,玉其理,文字之祥助公喜。

助公喜,为公寿,籋云衢兮龙为友。

仪箫韶兮鸣凤咮,金玉相兮椒兰臭。

老复丁兮昃还昼,寿而臧兮世无有。

生弥长兮视弥久,见太平兮休战斗。

泳学海兮恢文囿,俯松乔兮齿仓籀。

翰林客卿管城偶,挥毫振藻常无咎。

(0)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其二

端居探幽奇,自谓略已遍。

昨登西山巅,雄绝昔未见。

溪湖莽吞吐,云物纷百变。

乃知十年间,尚或遗胜践。

巢成辄弃去,我岂秋社燕。

为吾课童仆,开辟尽二面。

莫言羊肠险,径小烦屡转。

杖藜不用扶,吾脚犹尔健。

(0)

颂古三十首·其九

丰城宝剑沉埋久,一道寒光射斗牛。

不是张华辨端的,只应千古枉淹留。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