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与银花语,问一生几度,良夜圆月。
况入新年,早驰情三五,闹蛾时节。袅袅春如发。
拖逗得、韶光明灭。
怪东风、尽日吹人,扑上一衣寒雪。怨煞,烟欺雨压。
料弦管都休,灯事销歇。
多少红裙,竞新妆初了,望晴愁滑。窗底喁喁说。
天甚事、阻人游屧。不晓败意东皇,可曾耳热。
醉与银花语,问一生几度,良夜圆月。
况入新年,早驰情三五,闹蛾时节。袅袅春如发。
拖逗得、韶光明灭。
怪东风、尽日吹人,扑上一衣寒雪。怨煞,烟欺雨压。
料弦管都休,灯事销歇。
多少红裙,竞新妆初了,望晴愁滑。窗底喁喁说。
天甚事、阻人游屧。不晓败意东皇,可曾耳热。
这首《曲游春》描绘了元宵佳节在风雪中的独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自然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
“醉与银花语”,开篇即以“醉”字点明了节日的欢愉气氛,与“银花”相映成趣,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节日的光芒所照亮。“问一生几度,良夜圆月”,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月亮和夜晚的赞美之中。
“况入新年,早驰情三五,闹蛾时节”,新年伊始,元宵节的热闹氛围已经提前到来,人们如同飞舞的蝴蝶一般,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袅袅春如发,拖逗得、韶光明灭”,春天的气息如同新生的嫩芽,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怪东风、尽日吹人,扑上一衣寒雪”,尽管春风拂面,却也带来了寒冷的雪花,这种冷暖交织的场景,为节日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怨煞,烟欺雨压”,风雪交加,似乎在抱怨着破坏了人们的欢乐,但这也正是大自然赋予节日的独特印记。“料弦管都休,灯事销歇”,音乐停止,灯火熄灭,热闹的场面逐渐归于平静,但那份节日的喜悦与记忆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多少红裙,竞新妆初了,望晴愁滑”,女子们换上了新装,期待着晴朗的天气,但风雪却让她们的心情变得有些忧虑。“窗底喁喁说,天甚事、阻人游屧”,在窗户下,人们低声细语,讨论着天气为何要阻碍他们的出游,这份无奈与期待,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
“不晓败意东皇,可曾耳热”,结尾处,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不解,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温暖与热情并未因外界的干扰而减退,反而在风雪中更加炽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元宵节在风雪中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