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其二》
《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登高能赋属诗家,况值嘉辰对菊花。

乍感商飙流素籥,故摛鸿藻艳春华。

边关礼命行看至,淮海归期亦有涯。

早晚霜寒侵旅榻,又悬复帐换青纱。

(0)
注释
登高:站在高处。
赋:作诗。
嘉辰:美好的日子。
菊花:秋季的菊花。
商飙:秋风。
素籥:白玉笛。
鸿藻:华丽的诗篇。
春华:春天的花朵。
边关:边境。
礼命:使命。
淮海:淮河与大海之间(泛指南方地区)。
有涯:有限的。
霜寒:寒冷的霜气。
旅榻:旅人的床榻。
复帐:双重帷帐。
青纱:青色的薄纱。
翻译
登上高处能吟诗作赋,更何况是在美好的日子赏菊花。
突然感受到秋风的来临,就像白玉笛中的旋律,于是铺陈出华丽的诗篇,如同春天的花朵。
边境的使命即将来临,回归淮海的日子虽然有期限。
早晚的寒霜会侵袭旅人的床榻,到时候又要更换掉厚重的帷帐,换成轻薄的青纱之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登高赋诗的文人身份自比,表达了在重阳佳节赏菊时的感慨。他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凉意,如同商飙吹过,使得原本的秋色更加清新。诗人运用丰富的词汇,比喻自己的才华如鸿文藻丽,即使在秋季也能展现出春天般的华美。

他期待着边境的使命即将来临,同时也不忘自己不久将回归淮海之地,但心中仍留有归期有限的遗憾。最后,诗人想象着未来霜寒侵袭旅居的床榻,暗示了离别和远方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和温暖生活的怀念,期待着更换室内陈设,用复帐换去青纱,为即将到来的季节变换做准备。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饮泗州谯楼

回合山光入望虚,淹留杯酒意何如。

云深古木藏金刹,雨过诸陵冷玉鱼。

楚国久传烽火地,汉家谁上《治安书》。

可怜河畔青青草,白露西风鸿雁呼。

(0)

宿柳塘

群鸦飞渐少,驱车投山阿。

茅屋映棕榈,夕阳影婆娑。

霜枫无片叶,倒挂青青萝。

夜深山更幽,门外喧谁何。

天地方流血,得非战鬼多。

细听乃人声,县官自催科。

挥鞭凌石齿,俨如雷霆过。

孑遗无定魂,相视涕滂沱。

(0)

嘉州留别子弟辈

旋车风鹤际,别舸露葭前。

今夕称游子,春光忆隔年。

莱庭怀舞彩,衡赋欠《归田》。

饕禄非吾事,殷勤北雁传。

(0)

江上与彦远别

天涯兵动惜分携,人去虔州路更西。

试看山中红叶下,五溪秋热鹧鸪啼。

(0)

吴郎南征赋别

功名凭燕颔,三十佩吴钩。

天地看横角,风尘避短裘。

还家如出塞,多难贱封侯。

自古磨崖绩,书生据上头。

(0)

秋怀·其二

霜气饱黄花,霞光醉白鸟。

山高秋复高,秋逐烟与草。

物性相因缘,谁能割昏晓。

我心同孤月,淡荡寄天表。

不夜魄常圆,无云风自扫。

秋色本自如,何劳费幽讨。

世人贵耳目,漫羡素娥皎。

蹑梯上广寒,不识门前道。

惆怅月中人,银丸弄空藻。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