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南地,林泉胜槩多。
扁舟波潋滟,羸马路陂陀。
异服人争笑,吴乡语渐讹。
兹游谅奇绝,奈得倚门何。
自古江南地,林泉胜槩多。
扁舟波潋滟,羸马路陂陀。
异服人争笑,吴乡语渐讹。
兹游谅奇绝,奈得倚门何。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初到江阴寄徐路教仲祥五首(其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和诗人初来的感受。首句"自古江南地"点出江南历来以山水之美闻名,接下来的"林泉胜槩多"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地域的自然风光之胜。诗人乘着扁舟在波光潋滟的水面畅游,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惬意;"羸马路陂陀"则描绘了陆路的蜿蜒起伏,增添了旅途的趣味。
"异服人争笑"描绘了当地风俗的独特,人们穿着异样的服饰,引来了游客的好奇和笑声,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吴乡语渐讹"则暗示了语言的差异,增添了异地交流的趣味性。最后两句"兹游谅奇绝,奈得倚门何"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游历的惊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无法立即分享这奇绝之景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以及诗人初到异地的新鲜体验,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苏郎画竹如写帖,珊瑚为枝篆籀叶。
寒梢不及三尺长,远势直与青冥接。
青冥不辨西与东,云光竹色俱空濛。
飞廉排山振鸑鷟,霹雳迸火惊蛟龙。
奇搜不独竹色老,此旁有石仍更好。
想其落笔当酒酣,人间屏幛愁绝倒。
近时吴兴赵子昂,最能写竹穷青苍。
苏郎晚出继芳躅,湖海二妙相辉光。
十年不到潇湘浦,环佩空怀玉箫女。
相期共泛书画船,浓墨凄迷扫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