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括王禹偁黄州竹楼记》
《水调歌头.括王禹偁黄州竹楼记》全文
宋 / 林正大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听说竹楼好,佳地占黄冈。

月波相接,俯临江濑挹山光。

急雨檐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阒兴尤长。

琴调更虚畅,诗韵转清扬。公退暇,披鹤氅,戴华阳。

手披周易,消磨世虑坐焚香。

缥缈烟云竹树,迎送夕阳素月,胜概总难量。

欲辨骚人事,瀹茗漱清觞。

(0)
注释
竹楼:一种用竹子建造的房屋,象征高雅生活。
黄冈:地名,在今湖北省。
江濑:江边的湍流。
幽阒:寂静、清幽。
公退:公务完毕后。
鹤氅:古代文人常穿的宽大白色外衣。
华阳:古代的一种帽子,象征隐逸或仙风道骨。
周易: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
世虑:世俗的忧虑或杂念。
瀹茗:煮茶。
清觞:清酒。
翻译
听说竹楼是个好去处,坐落在黄冈的优美地方。
月光与水波相连,俯瞰江边的湍流,欣赏山色的光辉。
急雨打在屋檐,像瀑布般喧闹,密雪敲击瓦瓴,如碎玉声声,这样的宁静尤其让人兴致盎然。
琴音更加悠扬,诗歌韵律更为清新。公务之余,披上鹤氅,戴上华阳冠。
手捧《周易》,在焚香中消除世俗烦恼。
竹林和云雾在夕阳和皓月间交替,壮丽景色难以估量。
想要理解屈原的深意,品茗漱口,清心明志。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括王禹偁黄州竹楼记》是宋代词人林正大的作品,他以王禹偁的《黄州竹楼记》为灵感,描绘了竹楼的优美环境和诗人在此处的闲适生活。开篇赞美竹楼的选址,紧邻黄冈,月光与江水相连,山色倒映,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接着,他通过急雨如瀑、密雪敲瓦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楼在不同天气中的动态美,让人感受到竹楼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词中“琴调更虚畅,诗韵转清扬”两句,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弹琴作诗的惬意,音乐与文字都充满了空灵与流畅。接下来,词人描述了公务之余,身着鹤氅,手持《周易》,焚香静坐,享受竹林间的烟云变幻和日月交替,生活的闲适与超脱尽在其中。

最后,词人感叹竹楼美景带来的深远感受,仿佛能借此领悟屈原的《离骚》之意,品茗对月,寓情于景,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雅致情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哲思。

作者介绍

林正大
朝代:宋   字:敬之   号:随庵   生辰:约1200年前后在世

林正大(约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词人。字敬之,号随庵,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前后在世。开禧中(1206年)为严州学官。其好以前人诗文,檃栝其意,制为杂曲,因此被称为宋代最为“专业”的檃栝词人。传世作品有《风雅遗音》二卷,共计四十一首词。
猜你喜欢

义合号

义利本须兼,货殖曾怀司马传;

合时宜贸易,囊中赚得远蚨来。

(0)

怀安堂

怀歉栎材疏,自笑年来师扁鹊;

安排茅店小,春如日可集飞蚨。

(0)

挽曾纪泽联

乱世识良材,蜺旌所指,不特南近无惊,揆之前哲郑训,岂其伦乎?

且名垂属国,忠勋贤王,公殆未死;

吾生重知己,马策遽挝,忽觉西州非旧,拟以古人羊昙,有同调也,况五月相从,一朝永诀,天胡不仁?

(0)

赠陈鸥联

大富贵兼寿者相;好湖山与故乡同。

(0)

挽张之洞联

论勋业驾文正文襄文忠而上,恢复南京,扫平西域,交和外洋,是皆将帅材也,公独以枢垣坐镇,定大计、决大疑,寄命托孤,足对列祖列宗,无惭地下;

溥德化于两江两广两湖之间,水陆练军,教育养士,制造兴工,岂仅学术臣乎,事多从史鉴证来,存国体、保国粹,鞠躬尽瘁,自当为河为岳,常在人寰。

(0)

养寿园联

虚室千弓皆悟境;明漪一曲是恩波。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