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分银箭夜,雁度玉关秋。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
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
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
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
虬分银箭夜,雁度玉关秋。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
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
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
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
这首《秋雁篇寄故园兄弟》以秋雁为题,描绘了雁群在秋季迁徙的情景,寓含着对远方故园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雁群的飞行轨迹与生活状态。
首句“虬分银箭夜”,以“虬”形容雁群在夜晚划破长空的壮丽景象,如同银箭一般飞速而过,营造出一种动态美。接着“雁度玉关秋”,进一步描绘了雁群穿越玉门关的场景,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赋予画面以历史的厚重感。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这两句写雁群跟随太阳的方向,向着温暖之地迁徙,远离寒冷的芦洲,体现了雁群的智慧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接下来,“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则表达了雁群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找到栖息之所,展现出它们生存的坚韧与适应力。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这两句通过雁群的迁徙路径,暗喻了诗人对远方故园兄弟的思念。雁群虽然能够跨越千山万水,但诗人却只能遥望,无法亲自前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描述了雁群在迁徙途中相互照应、彼此陪伴的场景,体现了群体间的团结与互助。最后,“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则表达了雁群在月光下的宁静与对风的警惕,寓意着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担忧。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写出了雁群在风中分散飞行,难以回到故乡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以雁群与荆树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异乡,也无法满足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雁的迁徙生活,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碧天如水月如眉。
城头银漏迟。
绿波风动画船移。
娇羞初见时。
银烛暗,翠帘垂。
芳心两自知。
楚台魂断晓云飞。
幽欢难再期。
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似动。
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
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