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雁篇寄故园兄弟》
《秋雁篇寄故园兄弟》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虬分银箭夜,雁度玉关秋。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

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

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

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

(0)
鉴赏

这首《秋雁篇寄故园兄弟》以秋雁为题,描绘了雁群在秋季迁徙的情景,寓含着对远方故园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雁群的飞行轨迹与生活状态。

首句“虬分银箭夜”,以“虬”形容雁群在夜晚划破长空的壮丽景象,如同银箭一般飞速而过,营造出一种动态美。接着“雁度玉关秋”,进一步描绘了雁群穿越玉门关的场景,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赋予画面以历史的厚重感。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这两句写雁群跟随太阳的方向,向着温暖之地迁徙,远离寒冷的芦洲,体现了雁群的智慧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接下来,“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则表达了雁群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找到栖息之所,展现出它们生存的坚韧与适应力。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这两句通过雁群的迁徙路径,暗喻了诗人对远方故园兄弟的思念。雁群虽然能够跨越千山万水,但诗人却只能遥望,无法亲自前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描述了雁群在迁徙途中相互照应、彼此陪伴的场景,体现了群体间的团结与互助。最后,“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则表达了雁群在月光下的宁静与对风的警惕,寓意着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担忧。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写出了雁群在风中分散飞行,难以回到故乡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以雁群与荆树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异乡,也无法满足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雁的迁徙生活,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春日五首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0)

夜游宫·何事东君又去

何事东君又去。
空满院、落花飞絮。
巧燕呢喃向人语。
何曾解、说伊家、些子苦。
况是伤心绪。
念个人、又成暌阻。
一觉相思梦回处。
连宵雨、更那堪、闻杜宇。

(0)

一斛珠·碧云寥廓

碧云寥廓。
倚阑怅望情离索。
悲秋自怯罗衣薄。
晓镜空悬,懒把青丝掠。
江山满眼今非昨。
纷纷木叶风中落。
别巢燕子辞帘幕。
有意东君,故把红丝缚。

(0)

醉桃源/阮郎归

碧天如水月如眉。
城头银漏迟。
绿波风动画船移。
娇羞初见时。
银烛暗,翠帘垂。
芳心两自知。
楚台魂断晓云飞。
幽欢难再期。

(0)

满庭芳 咏茶

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似动。
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
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0)

秋日三首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
酒酣聊把作缠头。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