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梁园兴不孤,平台一望尽平芜。
于时授简酬知己,何处衔杯忆老夫。
浪迹已应为客就,浮名犹自傍人无。
只今慷慨夷门道,肯让萧条在五湖。
春满梁园兴不孤,平台一望尽平芜。
于时授简酬知己,何处衔杯忆老夫。
浪迹已应为客就,浮名犹自傍人无。
只今慷慨夷门道,肯让萧条在五湖。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殿卿》。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春日满园的梁园之中,虽独自一人却并不感到孤独的情景。他站在平台上远眺,只见一片平芜,心中不禁回忆起与知己的交往,以及对老友的思念。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友情的珍视和对当前漂泊生活的感慨。
“春满梁园兴不孤”,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意盎然的梁园中,诗人并未感到孤独,这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接下来,“平台一望尽平芜”一句,通过远眺的视角,展现了广阔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豁达。
“于时授简酬知己,何处衔杯忆老夫”,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怀念之情。在特定的时刻,诗人提笔写信,以表达对好友的思念;而“何处衔杯忆老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与老友相聚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怀念。
“浪迹已应为客就,浮名犹自傍人无”,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尽管四处漂泊,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同时,对于虚名浮利,诗人显得淡然,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外在的评价与地位。
最后,“只今慷慨夷门道,肯让萧条在五湖”,诗人以慷慨激昂的态度,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不愿意像某些人一样选择隐居五湖,过着寂寞的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鸥鹭分飞高复低,远汀幽草欲萋萋。
此时千里万里意,目极暮云翻自迷。
皇矣穹窿广,君哉制作殊。
改弦歆世庙,分祀别留都。
日练金支秀,春回华盖趋。
竹官灵放怫,羽客韵虚无。
茧栗三牺用,瓜华百末敷。
篆烟飏郁鬯,罳影入珊瑚。
富妪坛仍峻,高皇座稍隅。
殿询公玉带,庭接鬼庾区。
忆昔陪清跸,于兹享大雩。
鸟衔斋馔素,沙点布袍乌。
重许窥阊阖,须知辨濮泸。
帝真云汉主,天转斗牛枢。
禁地人雍肃,祠官汝敏肤。
秩从夷典礼,伦始契司徒。
谁献河东赋,空吹冀北竽。
戚干容肄雅,卿景合赓虞。
湘水清,紫藤花老鲤鱼生。
使君归来饮此水,蛟龙引汝儿孙行。
君归奈何迟,梦君何似别君时。
一宵魂气犹如此,百年变态安可知。
送我通州君叹息,通州欲去去不得。
前日君行谁送君,使我江头望颜色。
丈夫飘然七尺身,今作蛾眉误家人。
镜中歌泣镜中笑,斫断青铜千馀春。
湘水清可掬,脱君白霓衣,自挂湘妃竹。
岳阳楼下好东风,纵不相思归亦速。
同为湘水吏,不知湘水深。
人生各努力,愿君放我归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