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回思患难时,怜君义侠共驱驰。
重谈世事嗟成败,细验人情见盛衰。
未必地舆全有据,即论天道岂难知。
从来祸福凭方寸,造化何心任转移。
十载回思患难时,怜君义侠共驱驰。
重谈世事嗟成败,细验人情见盛衰。
未必地舆全有据,即论天道岂难知。
从来祸福凭方寸,造化何心任转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晤宁白仙话感》。诗中通过与宁白仙的对话,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人性、命运和因果的深刻思考。
首联“十载回思患难时,怜君义侠共驱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艰难岁月中的并肩作战,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颔联“重谈世事嗟成败,细验人情见盛衰”则在回顾往事的同时,对人生的起伏和人情冷暖进行了反思,既有对成功与失败的感慨,也有对人性变化的洞察。
颈联“未必地舆全有据,即论天道岂难知”探讨了自然地理与天道的复杂性,暗示了世间事物并非完全可预测或控制,体现了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与探索。尾联“从来祸福凭方寸,造化何心任转移”则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力量在决定命运中的重要性,认为祸福并非由外在力量随意转移,而是由个人的心态和选择所决定,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内省与自我修养的哲学观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与友人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内心力量的重视,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人孰无父母,图报良亦难。
忽兴风树悲,莫尽菽水欢。
君羹不易尝,而况荣以官。
向来蒋令君,庆具颜方丹。
手折东堂桂,口咏南陔兰。
生封拜君命,戏彩慈颜温。
教之由义方,蕴之在仁端。
仁熟椿亦老,亲荣心始安。
堂在人事非,思亲诚益殚。
已足广文饭,方弹贡公冠。
愿移前日孝,要作忠臣看。
攲眠听诗韩喜侯,锋难与争剑铸欧。
铃斋浅陋无处著,挂在缥缈之飞楼。
兹楼久欠诗酒味,天遣我辈来遐陬。
尘埃聊用文字洗,瓦砾遂获琼瑶酬。
宾朋未赏合开燕,老病欲登宜杖鸠。
清风酌别记霅水,制胜领客思夔州。
一江明月楚东醉,全家终日蓬莱游。
南来不谓有此境,四顾亦足穷吾眸。
朝看日出闽海峤,夜望斗插泉山头。
端如虢郡风月送,不比巴岳乾坤浮。
登临怀古甫白适,赋咏联珠产巩牟。
私心窃慕范文正,后天下乐先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