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这首元代马致远的《金字经》短小精悍,以秋夜西风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深感困顿与忧虑的知识分子形象。"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通过描绘雕鹗翱翔于高天的景象,暗示诗人的志向和不凡才情,然而现实却是"困煞中原一布衣",表达了他身为平民百姓的无奈与困境。
"悲,故人知未知?"这句饱含情感,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旧友是否理解自己处境的担忧,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最后,"登楼意,恨无天上梯",诗人借登楼之景,进一步抒发了想要改变现状却无路可走的绝望情绪,形象地比喻为渴望升天的阶梯而不可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情感深沉,展现了马致远在元代社会背景下,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
隔年干杏受风霜,气味清高唤客尝。
记得当时多珍重,而今手帕有余香。
《岁壬子,余在赵家马头村佣书时值清明佳节,率徒散步闲游,误入仙境。但见桃李斗艳,梅柳争春,灿烂芳菲,四无涯际,真乐景也。即命徒杏村沽酒,开筵坐花,畅饮狂歌,不觉颓然大醉。稍醒,思饮茶而不得。适有一小徒,偶摘隔年干霜杏数枚敬余,或亦望梅止渴之意也。余恍然曰:昔闻识者云,霜杏烹茶,清香无比,何不试之?急归家觅竹炉,生活火,净石铫,盛甘泉,烹霜杏以饮。未入口,即清香扑鼻,不禁拍案惊奇曰:孰意以天之弃物,竟成为高品,直可驾诸佳茗之上也。遂有感而作俚句三首·其三》【清·梅卿氏】隔年干杏受风霜,气味清高唤客尝。记得当时多珍重,而今手帕有余香。
https://shici.929r.com/shici/PCCxVWBx.html
忆妾与君初见时,乌云挽髻横娥眉。
婵娟恩义两相得,偕老有愿天应知。
年来何事轻离别,君向江南妾江北。
梦魂常逐暮云飞,音书久与秋鸿绝。
清明三月见春残,深闺犹自怯春寒。
临妆渐觉铅华改,闭户谁怜花鸟阑。
脉脉愁来心欲死,空向春风怨罗绮。
沉沉帘幕易黄昏,月光独照纱窗里。
年年见月缺复圆,独怨夫君去不还。
寻君欲抱琵琶去,一曲相思和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