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
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
自鸱夷去后,狂澜未息,从此压,潮头倒。
回睨呀然双璧,问遗踪劫灰如扫。
三吴形胜,千年壮观,地灵天巧。
航海梯山,献琛效贡,每繇斯道。
惜无人健笔,载歌谣事,诧东南好。
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
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
自鸱夷去后,狂澜未息,从此压,潮头倒。
回睨呀然双璧,问遗踪劫灰如扫。
三吴形胜,千年壮观,地灵天巧。
航海梯山,献琛效贡,每繇斯道。
惜无人健笔,载歌谣事,诧东南好。
这首元代鲜于枢的《水龙吟·拱北楼呈汉臣学士》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开篇"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拱北楼的雄伟和周围环境的对比,犹如一座金色的宝塔矗立空中,而凤山则显得微小。接下来,诗人通过"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表达了对天宫的敬畏与仰望,暗示拱北楼的崇高地位。
"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运用象征手法,铜龙和灵鼍象征着守夜和报晓,展现了楼阁的重要职责。"自此压,潮头倒"进一步强调拱北楼的威严,仿佛能镇压江潮。
"回睨呀然双璧,问遗踪劫灰如扫",将拱北楼比喻为双璧,历史的沧桑在眼前如尘埃般被抹去。"三吴形胜,千年壮观,地灵天巧",赞美了江南的秀美和历史积淀,凸显了拱北楼所在地区的非凡魅力。
"航海梯山,献琛效贡,每繇斯道",描述了过往船只和行人沿着此路前来进贡,展现了拱北楼作为交通要冲的重要作用。最后,诗人遗憾地感叹"惜无人健笔,载歌谣事,诧东南好",惋惜没有能记录下这些壮丽景象和故事的才子。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拱北楼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的厚重,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
癸酉王正月,望舒忽已圆。
登望凭祥陆,暂辞龙州船。
杭苇始断港,前旌出回峦。
隐见万山中,初翳疑无门。
转忽或有通,上与青空连。
洒落观群山,芙蓉秀晴烟。
烟与山俱淡,心与境相关。
倏然若有得,殊土元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