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流东注,湟水南来,任浊浪纵横,百折终须趋巨海;
胡笳勿悲,羌笛休怨,认灵旗恍佛,千载犹闻诵大招。
黄流东注,湟水南来,任浊浪纵横,百折终须趋巨海;
胡笳勿悲,羌笛休怨,认灵旗恍佛,千载犹闻诵大招。
此联以壮阔之景与深沉之情交织,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观与民族精神。上联“黄流东注,湟水南来,任浊浪纵横,百折终须趋巨海”描绘了黄河与湟水奔腾不息,穿越重重障碍,最终汇入大海的壮丽景象。这里以自然界的水流比喻历史的潮流,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最终都将汇聚到伟大的目标——大海,象征着历史的前进不可阻挡。
下联“胡笳勿悲,羌笛休怨,认灵旗恍佛,千载犹闻诵大招”则转向人文情感,以胡笳和羌笛的音乐形象,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哀思与敬仰。胡笳与羌笛是古代边塞音乐的代表,常与战争、离别、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此处劝慰这些乐器无需悲伤,因为英雄的精神与事迹将被永远铭记,如同灵旗在空中飘扬,即使千年之后,人们仍能诵读歌颂英雄的大招,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与怀念。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更蕴含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与传承,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自豪感。
两山昨夜风雨止,水涨新痕没沙尾。
黄知彭泽柳初芽,红见武陵桃欲蕊。
老去逢春更惜春,平生酒伴谁知己。
白发杨郎古奇士,千金已散归田里。
闭门留客为张筵,共喜一时成二美。
小儿行觞不计筹,大儿割肉能操匕。
冬殖下箸白于肪,秋藕洗泥寒刺齿。
且须快意在今朝,况我中年会能几。
乱离相见亦偶然,海内交游半为鬼。
颠狂岂顾傍人毁,但恨白日无淹晷。
赋诗已觉无曹刘,骂客安知有程李。
坐中一鹤能商歌,歌作连珠尽倾耳。
风卷新声入夜云,豪竹哀丝静如水。
若为倒卷玻瓈江,百尺高楼眠不起。
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入清玩。
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里,匡庐五老与石城、北固遥相连。
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历历真伟观,来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阑,一日看遍江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