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旷平生志,艰辛老不移。
深秋如有恨,久客始能知。
归雁声何苦,中宵泪欲垂。
关河无限路,随尔到天涯。
高旷平生志,艰辛老不移。
深秋如有恨,久客始能知。
归雁声何苦,中宵泪欲垂。
关河无限路,随尔到天涯。
这首《闻雁》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对雁鸣声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漂泊生涯的感慨。
首句“高旷平生志”,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一生追求高远、旷达的理想与抱负。然而,“艰辛老不移”一句转折,揭示出在历经岁月沧桑与生活磨难之后,那份初心与理想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展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深秋如有恨,久客始能知”两句,借深秋时节的景象,暗喻诗人长期离家在外,内心深处的忧愁与遗憾。这里的“恨”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更是诗人对远离故土、无法归乡的无奈与哀伤。
“归雁声何苦,中宵泪欲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归雁的啼鸣,对于诗人而言,既是触动心灵的音乐,也是引发思乡之情的催化剂。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的眼泪几乎要落下,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渴望。
最后,“关河无限路,随尔到天涯”两句,以雁的迁徙之路象征人生的旅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即使道路漫长且充满未知,他也愿意追随雁群,直至天涯海角,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闻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