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云.扬州感旧追悼西樵荔裳伯吁介夫诸先生并怀阮亭豹人穆倩定九舟次无言诸公》
《渡江云.扬州感旧追悼西樵荔裳伯吁介夫诸先生并怀阮亭豹人穆倩定九舟次无言诸公》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渡江云

扬州何限好,无情江水,送去渺天涯。

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记当年、水楼烟郭,满地采莲娃。伤嗟。

一城画鼓,两岸红灯,共万家鸳瓦。

都付与、风彫菰米,浪打蘋花。

牧之已老青楼换,重经过、帽侧檐斜。

风定处,隔江隐隐琵琶。

(0)
鉴赏

此诗《渡江云》由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对扬州往昔繁华的感慨与追忆。诗中以扬州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无情江水”、“风流宋玉”、“乌衣门第”等意象,展现了扬州昔日的繁华与风流。接着,诗人通过“珠帘璧月”、“宾徒盛”、“满地采莲娃”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扬州的繁华景象。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而表达了一种哀伤之情。“一城画鼓,两岸红灯,共万家鸳瓦”,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热闹景象,但紧接着的“都付与、风彊菰米,浪打蘋花”一句,却暗示了繁华背后的消逝与变迁。牧之(杜牧)的诗句“青楼换”和“帽侧檐斜”的描述,更是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

最后,“风定处,隔江隐隐琵琶”一句,以琵琶声作为结尾,似乎在远处回响,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扬州往昔繁华与今日变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惋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刘阮祠用过仙人渡韵

涧水桃花路易迷,不同人世下成蹊。

自从重入山中去,烟雨深深锁旧溪。

(0)

登姚奥岭望家山有感

已作一宿客,渐为千里人。

吾亲白云下,回首一沾巾。

(0)

己巳梅溪同舍三十人其九人者游从之旧也酌别之夕独五人在焉谢子与能犹在予馆而四人者且去矣遂各以其姓赋诗送之.李大鼎

贤哉予外兄,厚德著乡里。

积善有天报,钟秀在吾子。

学问如驰马,著鞭殊未已。

西游不负盟,早早戒行李。

(0)

次韵万乔年李唐英二绝·其二

黉舍炎炎畏日长,竹亭取次纳新凉。

文章风月须兼美,莫使时人恨海棠。

(0)

寄僧觉无象

我昔居鹿岩,时来潜涧游。

西坡访觉老,终日为迟留。

高谈穷古今,满坐风生秋。

令我名利心,一听浑欲休。

论诗出古律,有唱无不酬。

篇章溢缣素,锦绣烂然浮。

此老岂易得,当于前辈求。

吾生限太晚,见师已白头。

儒释道不同,相从苦无由。

三年游金溪,兀坐颜常愀。

出门无游从,独赋临清流。

金溪可无僧,孰是西坡俦。

深房锁花木,妙供罗珍羞。

益作潜涧思,刚肠如转辀。

魂梦不自禁,夜夜飞山陬。

前日遇诸涂,一笑忘百忧。

相视未及语,归袖风飕飕。

别来能几时,不觉岁月遒。

闻师结莲社,旦莫事真修。

我狂似灵运,此志那能投。

(0)

畎亩十首·其八

兀兀窗下士,笔耕志良苦。

黄卷对圣贤,慷慨深自许。

一朝出干禄,得失战匈宇。

曲意阿有司,谀言徇人主。

贪荣无百年,贻谤有千古。

丈夫宜自贵,清议重刀斧。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