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何限好,无情江水,送去渺天涯。
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记当年、水楼烟郭,满地采莲娃。伤嗟。
一城画鼓,两岸红灯,共万家鸳瓦。
都付与、风彫菰米,浪打蘋花。
牧之已老青楼换,重经过、帽侧檐斜。
风定处,隔江隐隐琵琶。
扬州何限好,无情江水,送去渺天涯。
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记当年、水楼烟郭,满地采莲娃。伤嗟。
一城画鼓,两岸红灯,共万家鸳瓦。
都付与、风彫菰米,浪打蘋花。
牧之已老青楼换,重经过、帽侧檐斜。
风定处,隔江隐隐琵琶。
此诗《渡江云》由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对扬州往昔繁华的感慨与追忆。诗中以扬州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无情江水”、“风流宋玉”、“乌衣门第”等意象,展现了扬州昔日的繁华与风流。接着,诗人通过“珠帘璧月”、“宾徒盛”、“满地采莲娃”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扬州的繁华景象。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而表达了一种哀伤之情。“一城画鼓,两岸红灯,共万家鸳瓦”,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热闹景象,但紧接着的“都付与、风彊菰米,浪打蘋花”一句,却暗示了繁华背后的消逝与变迁。牧之(杜牧)的诗句“青楼换”和“帽侧檐斜”的描述,更是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
最后,“风定处,隔江隐隐琵琶”一句,以琵琶声作为结尾,似乎在远处回响,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扬州往昔繁华与今日变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惋惜。
涧水桃花路易迷,不同人世下成蹊。
自从重入山中去,烟雨深深锁旧溪。
已作一宿客,渐为千里人。
吾亲白云下,回首一沾巾。
贤哉予外兄,厚德著乡里。
积善有天报,钟秀在吾子。
学问如驰马,著鞭殊未已。
西游不负盟,早早戒行李。
我昔居鹿岩,时来潜涧游。
西坡访觉老,终日为迟留。
高谈穷古今,满坐风生秋。
令我名利心,一听浑欲休。
论诗出古律,有唱无不酬。
篇章溢缣素,锦绣烂然浮。
此老岂易得,当于前辈求。
吾生限太晚,见师已白头。
儒释道不同,相从苦无由。
三年游金溪,兀坐颜常愀。
出门无游从,独赋临清流。
金溪可无僧,孰是西坡俦。
深房锁花木,妙供罗珍羞。
益作潜涧思,刚肠如转辀。
魂梦不自禁,夜夜飞山陬。
前日遇诸涂,一笑忘百忧。
相视未及语,归袖风飕飕。
别来能几时,不觉岁月遒。
闻师结莲社,旦莫事真修。
我狂似灵运,此志那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