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犹浮云,发彼王屋岑。
朝见肤寸合,暮为四海霖。
造物一戏耳,浮云本无心。
永谢应龙召,深栖双树林。
苍生热恼地,千载仰慈阴。
皎月示弦晦,清风何古今。
谁举甘露颂,轰然海潮音。
支离病居士,和以无弦琴。
道人犹浮云,发彼王屋岑。
朝见肤寸合,暮为四海霖。
造物一戏耳,浮云本无心。
永谢应龙召,深栖双树林。
苍生热恼地,千载仰慈阴。
皎月示弦晦,清风何古今。
谁举甘露颂,轰然海潮音。
支离病居士,和以无弦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题海陵开元寺栖云庵》,通过对道人如浮云般自由自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首句“道人犹浮云”将道人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暗示其不拘于俗世,随性自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肤寸合”与“四海霖”的对比,表现道人修行的精进和影响之大。
诗人认为自然的变化如同造物主的游戏,而浮云本身并无主观意愿,这体现了道人顺应自然、无我之境的禅意。他选择远离王侯召唤,栖身于双树林中,为世间带来清凉的慈荫,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皎月示弦晦,清风何古今”运用自然景象,寓言道人的智慧如同明月,无论阴晴圆缺,都能照亮人间,清风则象征他的德行流传千古。最后,诗人以“谁举甘露颂,轰然海潮音”表达对道人美德的赞美,犹如海潮般的宏大声音,而他自己则以“支离病居士,和以无弦琴”自谦,以无弦琴的悠扬声调回应这份赞誉,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贺铸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