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嘈急杵秋声细,石龙夜捣焉支腻。
别君帐底月如水,花魂一断千年死。
人间无物柰愁何,黄金屈戌银河波。
君乎莫羡苏台乐,梧官红过胥江落。
万古春归梦不归,罗裙化作蝴蝶飞。
嘈嘈急杵秋声细,石龙夜捣焉支腻。
别君帐底月如水,花魂一断千年死。
人间无物柰愁何,黄金屈戌银河波。
君乎莫羡苏台乐,梧官红过胥江落。
万古春归梦不归,罗裙化作蝴蝶飞。
这首清代朱曾传的《守宫谣》描绘了一幅秋夜捣衣的画面,以石龙为工具,声音嘈嘈,仿佛秋声细语。诗人借捣衣女子之口,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别君帐底月如水"一句,运用了月光的意象,象征着分离后的孤独与思念,"花魂一断千年死"则表达了情感的执着和哀伤。
接下来的诗句"人间无物奈愁何"直抒胸臆,愁绪无处排解,唯有银河的波涛似乎能稍稍缓解。诗人提醒听者不要羡慕苏台的繁华,暗示眼前的悲欢离合更为真实。"梧官红过胥江落"以梧桐叶的凋零比喻爱情的消逝,暗示了世事无常。
最后两句"万古春归梦不归,罗裙化作蝴蝶飞"寓言深远,春去秋来,梦境中的美好无法追回,而女子的罗裙化作蝴蝶,象征着她的心愿和生命如同蝴蝶般短暂飘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捣衣的场景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与变迁的深刻感慨。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宫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余故垒。
长陵楸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鹥。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终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