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禅师琢玉工,玉声犹作水玲珑。
琢成大士笑无语,只在声闻一悟中。
知是禅师琢玉工,玉声犹作水玲珑。
琢成大士笑无语,只在声闻一悟中。
这首诗描绘了禅师在琢玉的工艺过程中,通过对玉石的雕琢,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顿悟和超脱。"知是禅师琢玉工,玉声犹作水玲珑"表明禅师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能够从玉石的声音中感受到如同清泉般的美妙音响。这不仅展示了禅师对物质世界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在精神修炼上的成就。
"琢成大士笑无语, 只在声闻一悟中"则意味着当玉石被雕琢到完美之时,禅师面露微笑,但却是超然物外的沉默。他已经达到了通过声音即可获得顿悟的境界,这种境界远超过了语言和文字的局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在真理和精神觉醒的主题。诗人巧妙地将玉石雕琢这一具体的工艺活动,提升到了禅学中的深邃哲思,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不临水曲与山隈,却在天台独自开。
幽韵可居兰友上,孤标惟许竹君陪。
广寒仙子云中下,姑射神人海上来。
冰玉皎然清彻骨,南廊亦欲斸根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