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界增明矣因拉王和叟刘曼卿相与碎建茗瀹之泉上石作观音像通悟禅师手琢亦甚灵异赋三绝·其三》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界增明矣因拉王和叟刘曼卿相与碎建茗瀹之泉上石作观音像通悟禅师手琢亦甚灵异赋三绝·其三》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知是禅师琢玉工,玉声犹作水玲珑。

琢成大士笑无语,只在声闻一悟中。

(0)
翻译
知道这是禅师雕琢的玉匠,玉的声音还像流水般清脆悦耳。
雕琢成了菩萨的笑容却默不作声,只在听到这声音的一刹那领悟了佛法。
注释
禅师:指修行佛法的高僧。
琢玉工:擅长雕刻玉石的手工艺人。
玉声:比喻玉器发出的声音。
水玲珑:形容声音清脆如流水般悦耳。
大士:对菩萨的尊称,此处指佛像。
笑无语:形容菩萨的慈悲形象,虽笑而不言传。
声闻:佛教术语,指通过听闻佛法而悟道。
一悟:瞬间领悟,即顿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师在琢玉的工艺过程中,通过对玉石的雕琢,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顿悟和超脱。"知是禅师琢玉工,玉声犹作水玲珑"表明禅师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能够从玉石的声音中感受到如同清泉般的美妙音响。这不仅展示了禅师对物质世界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在精神修炼上的成就。

"琢成大士笑无语, 只在声闻一悟中"则意味着当玉石被雕琢到完美之时,禅师面露微笑,但却是超然物外的沉默。他已经达到了通过声音即可获得顿悟的境界,这种境界远超过了语言和文字的局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在真理和精神觉醒的主题。诗人巧妙地将玉石雕琢这一具体的工艺活动,提升到了禅学中的深邃哲思,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促织

春山布谷劝耕事,秋园络纬催机杼。

大家未织吏索租,小家欲织无丝缕。

无丝可织寒无衣,输租后期罪当笞。

悲鸣终夜不能已,嗟尔候虫何自苦。

(0)

和韩毅伯求鹿皮韵

文豹以皮豜以肉,鹿兼坐此命难赎。

梅花肤革充靴材,人恰跣行畏伤足。

(0)

和杨郎中北廊梅花

不临水曲与山隈,却在天台独自开。

幽韵可居兰友上,孤标惟许竹君陪。

广寒仙子云中下,姑射神人海上来。

冰玉皎然清彻骨,南廊亦欲斸根栽。

(0)

和至卿叙述三首·其二

木偶漂漂无定踪,归来依旧叹途穷。

与君趋向元相似,涉世行藏略不同。

纵使寒松生涧底,也胜泽雉蓄樊中。

一丘一壑平生愿,他日俱为桑苧翁。

(0)

和王文州咏雪韵·其二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0)

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