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唤灵帆。讯杳青鸾。五铢衣薄怯凭栏。
昨夜海山风露气,凉透双鬟。波路碧如烟。
罗袜生寒。点尘红不到湘天。
一朵仙云飘欲起,偏堕人间。
弱水唤灵帆。讯杳青鸾。五铢衣薄怯凭栏。
昨夜海山风露气,凉透双鬟。波路碧如烟。
罗袜生寒。点尘红不到湘天。
一朵仙云飘欲起,偏堕人间。
这首《浪淘沙·水仙》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一幅水仙花的幽静而神秘的画面。"弱水唤灵帆",以弱水象征神秘的水域,暗示水仙如仙子般出没于水中,呼唤着灵性的帆舟。"讯杳青鸾",青鸾是神话中的神鸟,这里形容水仙的信息难以寻觅,增添了神秘感。
"五铢衣薄怯凭栏",将水仙比作身披轻薄五铢衣的女子,她娇弱得不敢倚靠栏杆,形象生动。"昨夜海山风露气,凉透双鬟",描绘了水仙在夜晚海风中,发髻被露水打湿,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波路碧如烟",写出水仙所在之处波光粼粼,如同烟雾缭绕,意境优美。"罗袜生寒",进一步强调水仙的冷艳气质,仿佛她的罗袜都带着寒意。"点尘红不到湘天",以红尘比喻世俗,表达水仙超凡脱俗,不染尘世纷扰。
最后两句"一朵仙云飘欲起,偏堕人间",犹如水仙仙气飘然,本应升入仙界,却意外地落入人间,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也表达了诗人对水仙的欣赏和惋惜之情。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的清冷之美,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风朝雨暮,笑经岁梦稳,湖波轻橹。
贳酒邻村,分斋萧寺,恰称六桥淹旅。
为问几家汉腊,依旧春声万户。
更持烛、照梅妆深夜,微赪醒否。佳处。
晴雪映,儿女画堂,不夜花光午。
工部灯辉,太平鼓奏,回首髫年过羽。
四十明朝已是,空咏少陵诗句。
耿相忆,整朝衫束老,重梳斑缕。
夜静天地凉,凭楼独凝眺。
烟树色离离,云山望中杳。
万籁寂无声,数萤流木杪。
青镫照罗幕,残叶铺池沼。
悲哉今古情,乾坤徒浩渺。
忧怀自苍茫,至意漠难晓。
姮娥知我愁,流影来相照。
当持金石心,千秋同皎皎。
秋夜一何长,漫漫难及晨。
我非壮士志,胡为怀苦辛。
披衣起徘徊,仰看参与辰。
三星犹在户,河汉未西沈。
世累忽相扰,百忧坐自臻。
欢愉随时弃,衰病逐年侵。
茕独自天启,多艰将焉畛。
弃置无复道,惆怅难再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