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闲居·其九》
《春日闲居·其九》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漂零唯浊酒,落拓总狂生。

彭泽差闻道,高阳横得名。

罢来诗惨淡,卧久兴凄清。

日对春湖色,潺湲懒濯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春日里闲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的回忆。首句“漂零唯浊酒”,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放纵,以浊酒自慰,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平与无奈。接着,“落拓总狂生”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一个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狂士形象跃然纸上。

“彭泽差闻道,高阳横得名”两句,借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和刘伶(字伯伦,号高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罢来诗惨淡,卧久兴凄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罢官后的诗作显得格外悲凉,长时间的卧病或闲居使得他的心情更加凄清。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哀愁。

最后,“日对春湖色,潺湲懒濯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慵懒的画面,诗人每日对着春日湖水的颜色,湖水潺潺流淌,似乎连整理帽缨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以及对世事的看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句·其三

难甘不是唐工部,窃效犹堪艳绣鞍。

(0)

醉落魄/一斛珠·其二和答陈景卫望湖楼见忆

千岩竞秀。西湖好是春时候。谁知梅雪飘零久。

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天涯万里情难逗。

眉峰岂为伤春皱。片愁未信花能绣。

若说相思,只恐天应瘦。

(0)

题定山梵放轩

道人避世氛,山腰著祇园。

千夫斸青冥,豁达窗户搴。

鬼神间施设,俨护龙象筵。

法鼓空中鸣,龙卧层崖巅。

幽灵骇今昔,异事樵夫传。

眷兹水云侣,精赏托妙缘。

努力办己事,追驾佛祖肩。

凭高发钟磬,梵音落诸天。

况时解禅缚,迢遥倚层轩。

放意万物外,目送孤鸿翩。

(0)

题能仁照庵绍亨所建

福州多僧天下闻,缁衣在处如云屯。

何人能了一大事,斋鱼粥鼓徒纷纷。

云中复表第二月,何异污渠鉴毛发。

不独诗人水镜昏,定知佛祖龛灯灭。

道人朅来南山下,盖头随分茅一把。

菩萨果地已孤高,石廪峰前更潇洒。

草庵初就来乞名,试往寻之水竹清。

莫讶此庵安四壁,大千沙界总分明。

观君所至金碧焕,公才利用如澄观。

邻僧无赖苦侵疆,何似古人不争畔。

从他三毒痴贪嗔,我自元无一点尘。

携庵南北东西住,万象光中独露身。

(0)

性之寻梅归来有诗因感一绝

处士庐前门径深,仅留佳句与人吟。

孤山近日无行路,疏影暗香何处寻。

(0)

夜来闻曾性之丘君就二友隔楼吟声不绝以诗柬之

月下归来深闭门,衾寒时倩博山温。

隔楼忽听吟声苦,引得清愁入梦魂。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