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安早秋》
《齐安早秋》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nzǎoqiū
táng / zhào

liúniánkānyòukānjīngzhēnchǔfēngláimǎnjùnchéng

gāoniǎoguòshíqiūdòngzhēngfānluòchùyúnpíng

jiāzhèngtànjiāngnánjǐngtīngjiǎorénghánsāiběiqíng

zhānjīnniànzhīchùshìqiánché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怀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不定。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这两句通过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秋风吹拂过城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哀愁的氛围。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高空飞鸿划破秋空,秋意盎然,而远行者的帆船在暮色中停泊,云平添了一份静谧与孤寂。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诗人心系家乡,对江南的美丽景色无限怀念,同时耳畔传来的号角声音中也蕴含着对边塞的深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在这样的秋日里,诗人衣袖湿润(可能因为思乡之泪或晨露),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岐山路的回忆,而未来之路,却是一片迷雾,难以预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幅深秋怀乡图。诗人在萧瑟的秋风中,不仅感受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惊惶,更有对故土无法割舍的情愫,以及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与不安。这首诗情真意切,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是一篇表达深沉乡愁的佳作。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题范月溪欸乃集

欸乃溪干入听时,忽传新集到柴扉。

自惭我老眠云惯,遥羡君吟弄月归。

正始馀音何寂寞,四灵苦思尽光辉。

当行家数今谁是,消得渠侬论锦机。

(0)

题泳近稿

拿舟早已向三韩,莫放天风解引还。

九转黄芽先白雪,千年翠甗后红斑。

棋无尽算仙犹著,性要全空佛未闲。

得路不须愁险绝,看他脚力尽时山。

(0)

玄扃

君从何处叩玄扃,耳学纷纷莫浪听。

刬尽念头方近道,扫空注脚始明经。

见闻日富祇尘积,涉历年深似酒醒。

不必但疑禅背理,请君细读信心铭。

(0)

张奕见访逆旅

岁晚伤为旅,君来适慰情。

郊扉寒少色,江渚夜多声。

报国怜他日,为儒愧此生。

那言离合际,更触壮心惊。

(0)

长孙敏学授承务郎

辛勤场屋一书生,六卷时文谩策名。

身事两朝奚所补,恩覃五世亦何荣。

前人庆泽宜丰报,尔辈官曹讵可轻。

移孝为忠斯不负,更须勤学绍家声。

(0)

赋梅

与月淡交连影瘦,于春无竞著花疏。

细雨敛尘栖萼润,轻云度谷压香低。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