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因兵乱于滁泗之间独县境肃然作诗以叙其实》
《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因兵乱于滁泗之间独县境肃然作诗以叙其实》全文
元 / 成廷圭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风尘千里暗淮堧,六合孤城独晏然。

保障正符明主意,歌谣争颂长官贤。

公庭吏散门如水,驿馆宾来酒似川。

疏水为湟成重地,返风灭火动皇天。

军需会计多雄略,兵卫森罗总少年。

兴学未闻忘俎豆,防边仍见戢戈鋋。

编民辟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

封壤远连瓜步外,妖氛不到瓦梁边。

鱼盐山市宵鸣柝,米麦江桥晓泊船。

十邑自今称第一,前程谁谓隔三千。

王纲政尔关明教,民瘼何人解倒悬。

舆论已传霄汉上,丰碑立在县衙前。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因兵乱于滁泗之间独县境肃然作诗以叙其实》描绘了战乱中六合县的特殊景象。诗的首联“风尘千里暗淮堧,六合孤城独晏然”展现了广阔的战乱背景,而六合县却保持着难得的安宁。颔联“保障正符明主意,歌谣争颂长官贤”赞扬了地方官员的明智决策和百姓对他的赞誉。

颈联“公庭吏散门如水,驿馆宾来酒似川”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官府的清廉和宾主的欢聚。接下来的诗句“疏水为湟成重地,返风灭火动皇天”暗示了治理有方,使六合县成为稳固的军事要地。

诗人继续称赞伯士宁的文治武功,“军需会计多雄略,兵卫森罗总少年”,并提及他重视教育和边防,“兴学未闻忘俎豆,防边仍见戢戈鋋”。他不仅增加赋税,还吸引移民安居,“编民辟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

尾联“十邑自今称第一,前程谁谓隔三千”高度评价六合县的发展,认为其前景光明。最后两句“王纲政尔关明教,民瘼何人解倒悬”表达了对公正政治和解决民生疾苦的期待,以及民众对伯士宁的赞誉已经传遍四方,功绩将被铭记在县衙前的丰碑上。

整首诗以赞颂为主,展现了在战乱背景下,六合县宣差伯士宁的卓越领导才能和对地方的积极影响。

作者介绍

成廷圭
朝代:元   字:原常   籍贯:元芜城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猜你喜欢

萧氏石冈十景诗为省身赋·其七拜雨亭

寸云起东谷,行空散为霖。

殷勤望拜者,宁识云无心。

(0)

送孙从吉主事

河上蒹葭初著霜,临河挝鼓发官航。

面承天语朝辞阙,身著宫袍昼近乡。

锦树拂云明使旆,碧山如画对仙郎。

由来襟抱清于玉,写得梅花好寄将。

(0)

泊金口次友人韵

属玉飞鸣沙屿傍,梅花如雪照晴冈。

数家茅店临金口,百里山城望汉阳。

浣女映纱寒水碧,棹郎吹䉌暮云长。

乡关迢递乡书杳,愁立西风看雁翔。

(0)

非所寄示康甥荣

旦暮圜扉下,清羸念尔身。

闭门堪避俗,省事足怡神。

药里时常检,书灯夜少亲。

亦知相念切,来问勿频频。

(0)

题宝义堂

晨鸡喔喔东方明,家家营利出门行。

东驰西走纷相逐,百千取万终不足。

高堂静居无所为,团团绿树临清漪。

斑衣酌酒奉慈父,贤兄令弟皆怡怡。

人生虽贫重有道,黄金如山未为宝。

(0)

正月六日偕邹汝舟庶子金用诚司直张伯原司谏过姚友直洗马饮

绪风回微和,青阳肇新岁。

官曹属休暇,朝簪盍交契。

虚馆坐幽深,南窗敞明丽。

清言畅素抱,至理有超诣。

醇醪写芳冽,嘉肴列甘脆。

觞行屡循环,欢洽忘次第。

既醉各已归,独淹余岂泥。

磬折辞主人,斜月皎庭际。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