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郊》
《江郊》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四言诗  押[霰]韵

江郊葱昽,云水茜绚。埼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閒燕。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垂钓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喜悦。开篇“江郊葱昽,云水茜绚”两句,以浓墨重彩地勾勒出江畔葱郁繁茂的景象,以及天际云水相连的壮丽画面。

接着,“埼岸斗入,洄潭轮转”进一步描写了江岸曲折、水流旋转的动态美。诗人选取这种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而且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先生悦之,布席閒燕”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美丽景色的喜爱,他不仅欣赏这份宁静,更是融入其中,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融为一体。"布席閒燕"则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简单享受和满足。

“初日下照,潜鳞俯见”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初升的太阳照射下的景色,以及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的情形。"潜鳞俯见"不仅是对视觉美感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清澈。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表达了诗人在垂钓时的心境,他已经不是为了捕捉鱼类,而是沉浸于这份宁静的体验之中。"乐此竿线"四字,更显露出诗人的满足和喜悦,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钓鱼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放松与洗涤。

最后,“优哉悠哉,玩物之变”两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一种感慨。"优哉悠哉"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悠然自得的情绪,而“玩物之变”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变化的领悟,以及他在这变化中寻找乐趣和智慧的心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江郊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遇旧有感

人间百寒暑,正似须臾期。

当年同袍子,一见雪满颐。

不惟形容变,亦复声音移。

坐定问姓字,始省从师时。

见此发咏叹,劳生果何为。

不如多饮酒,满腹同鸱夷。

(0)

吴熙老所藏风雨图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

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

香垆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

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著丛筱。

群山历历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

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

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

(0)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渊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诗·其八

万籁止不作,寂寂山居夜。

鼓声起神祠,磬声来佛舍。

幽人启楼窗,片月光相射。

此景不可孤,呼儿具杯斝。

(0)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渊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诗·其九

神龙固难豢,天马岂易鞿。

渊明肯折腰,为此五斗微。

我本田野人,初不慕轻肥。

食未从人乞,隐不待赋归。

(0)

偶作

作墨本谁氏,研摩有强弱。

摩尽不见墨,此处原非著。

(0)

句·其八

断蓬帆影天平入,夹镜波光水到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