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昔日花如绮,走马看花事已矣。
吁嗟岁月无停晷,回首又值春风起。
陈生久客长安里,按剑誓将归故里。
呜呼陈生归且止,古来晚暮多豪士。
桑弧蓬矢志四方,区区肯效儿女子。
君不见今燕台,乐剧不宾胡为哉。
他年自识公孙对,暂时岂为刘蕡哀。
驷马车,黄金印。
他时乘此佩之去,花柳迎人故山处。
长安昔日花如绮,走马看花事已矣。
吁嗟岁月无停晷,回首又值春风起。
陈生久客长安里,按剑誓将归故里。
呜呼陈生归且止,古来晚暮多豪士。
桑弧蓬矢志四方,区区肯效儿女子。
君不见今燕台,乐剧不宾胡为哉。
他年自识公孙对,暂时岂为刘蕡哀。
驷马车,黄金印。
他时乘此佩之去,花柳迎人故山处。
这首《长安行赠陈子克脩》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对长安往昔繁华与陈子克脩归乡之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首句“长安昔日花如绮”,以绮丽的花朵比喻长安往日的繁华景象,勾勒出一幅盛世长安的美丽画卷。接着,“走马看花事已矣”一句转折,暗示着繁华不再,时光流逝,昔日的盛景已成为过去。诗人通过“吁嗟岁月无停晷,回首又值春风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聚焦于陈子克脩这一人物形象。陈子克脩长期客居长安,按剑誓言归乡,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呜呼陈生归且止,古来晚暮多豪士”一句,既是对陈子克脩归乡愿望的同情,也暗含了对古代豪杰虽老而志气不衰的赞美。
“桑弧蓬矢志四方,区区肯效儿女子”表达了陈子克脩志向高远,不拘泥于世俗,追求广阔天地的理想。接下来,“君不见今燕台,乐剧不宾胡为哉”一句,借古讽今,批评当权者不重用人才,暗示社会的不公。
最后,“他年自识公孙对,暂时岂为刘蕡哀”表达了对陈子克脩未来的期许,认为他终将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不必为一时的不公而哀伤。全诗以“驷马车,黄金印。他时乘此佩之去,花柳迎人故山处”结尾,预示着陈子克脩未来将实现自己的理想,回到故乡,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夙昔游帝京,雅志好弦歌。
师旷调清徵,湘灵鼓云和。
一唱再三叹,游鱼跃双波。
调高和弥寡,返驾涉滹沱。
还顾望五原,杀气横嵯峨。
誓欲扫龙庭,长驱出交河。
壮心忽不偕,白日空蹉跎。
归来触罗网,伤哉可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