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微云无雨望,四更山雨凑云来。
麦畴自利芃抽节,黍陇还期润到荄。
隔牖不妨侵薄冷,问途早是净纤埃。
今春膏泽随人愿,实觉欣哉益惕哉。
傍晚微云无雨望,四更山雨凑云来。
麦畴自利芃抽节,黍陇还期润到荄。
隔牖不妨侵薄冷,问途早是净纤埃。
今春膏泽随人愿,实觉欣哉益惕哉。
此诗描绘了夜晚细雨绵绵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万物生长的景象。首句“傍晚微云无雨望”,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仅有微云,却未见雨落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期待的氛围。接着,“四更山雨凑云来”一句,将时间推进至深夜,山间细雨逐渐汇聚,仿佛云层在雨的召唤下聚集而来,生动地展现了雨势渐浓的过程。
接下来,“麦畴自利芃抽节,黍陇还期润到荄”两句,诗人将视角转向农田,通过“芃抽节”和“润到荄”这两个细节,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滋养作用,表现了农事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隔牖不妨侵薄冷,问途早是净纤埃”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即使窗户隔绝了外界的寒冷,但空气中的尘埃已被雨水洗净,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最后,“今春膏泽随人愿,实觉欣哉益惕哉”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警醒,提醒人们珍惜这难得的恩泽,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也暗示着对未来的谨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及其对自然和农事影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清晓扪萝踏岭云,寒风飞溜湿衣巾。
上攀霄汉无多地,直视城闉几点尘。
古木半阴藏宿雾,山禽相语厌游人。
明年更补闽中吏,来看桃花烂漫春。
铜仙擎露秋风表,珍重刘郎千万寿。
老瞒攘鼎贻孙谋,因逼此仙俱受垢。
仙宁折骨拒非招,耻为奸雄效奔走。
污名翁仲俾司门,口不能言心自否。
洛阳宫殿一灰飞,天上此标独长久。
君不见堂堂冠剑隐霸城,万古六丁驱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