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
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
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
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
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
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
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阙下安然度过了十多个晨昏,内心渴望摆脱束缚,向南宫的印绶表达了离去之意。诗中流露出诗人得意忘形的情怀,每一字都充满了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而在朝廷任职的他,却感觉自己是海内唯一不适合做官的人,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宾客分司真是隐”一句,透露了诗人对于宾客之分司(即官职)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隐退。而“山泉绕宅岂辞贫”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满足,对物质上的贫富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
“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两句,则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在竹制的书房中醒得较迟,并不感到有什么事情需要紧张处理,只是经常前往龙门寺。这里的龙门寺,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也象征着一种心灵的栖息所。
整首诗通过诗人平和安详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宁静的意境。
青山高不极,中有仙人宅。
仙人筑堂向蹊路,莺啼花落迷行迹。
翠竹罗堂前,碧梧置堂侧。
窗户堕疏阴,帘帷卷秋色。
仙人红颜鹤发垂,脱巾坐受凉风吹。
天青露叶净如洗,月出照见新题诗。
仙人援琴鼓月下,枝上栖乌弦上语。
空阶无地著清商,一夜琅玕响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