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后,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绕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后,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住所周围所见的景象。"绕舍苔衣积"写出了青苔覆盖在屋舍周围的自然景象,显示出环境的静谧与岁月的痕迹。"倚墙梨颊红"则以比喻手法,形容夕阳映照在墙壁上,仿佛梨花般娇艳,富有诗意。
"地平宜落日"进一步描绘了开阔的视野和夕阳西下的壮观,"野旷自多风"则暗示了野外的空旷和微风轻拂,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禹迹千年后"暗指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家山一顾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即使身处异乡,目光仍能触及远方的故乡。最后两句"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诗人以嘲笑土偶自比,感叹自己如同无根的飘蓬,漂泊不定,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历史和家乡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