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江皋,悠悠泛小舠。
万花迎日丽,孤树出云高。
尽日只欹枕,有时聊染毫。
何如江畔女,犹有浣纱劳。
春色满江皋,悠悠泛小舠。
万花迎日丽,孤树出云高。
尽日只欹枕,有时聊染毫。
何如江畔女,犹有浣纱劳。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丽景色,诗人乘着小舟在江上泛游,欣赏着四周的春色。首句“春色满江皋”直接点明了季节与地点,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悠悠泛小舠”则通过动态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
“万花迎日丽,孤树出云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阳光下万花竞放的壮观景象,另一方面则突出了一棵独立于云层之上的孤树,两者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尽日只欹枕,有时聊染毫”这两句转而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他或许是在船上度过整个白天,或倚靠在船舱的枕头旁休息,或偶尔提笔挥毫,抒发情感。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最后,“何如江畔女,犹有浣纱劳”一句,诗人将自己与江畔洗衣的女子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她们辛勤劳动的敬意。这一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情感的层次,使得整首诗在展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勤劳者的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