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搢中秋》
《和子搢中秋》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最后宾来举白浮,要须同赏桂华秋。

蛾郎应恨灯无焰,娈女能教月再修。

分外高寒天上阙,就中明彻水边楼。

姮娥不我为生客,休把光芒取次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宾朋欢聚、共赏明月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人文情感。

首联“最后宾来举白浮,要须同赏桂华秋”描绘了宾客们在中秋之夜相聚,举杯共饮,一同欣赏着秋夜的桂花香与明月的美景。这里的“白浮”指的是酒杯中的酒,象征着宾主之间的和谐与欢愉。“桂华秋”则点出了秋季桂花盛开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颔联“蛾郎应恨灯无焰,娈女能教月再修”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亮比作“蛾郎”,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同时,“娈女”在这里可能是指月亮的光辉,暗示月亮的美丽与女性的柔美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浪漫氛围。

颈联“分外高寒天上阙,就中明彻水边楼”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高悬于天际,清冷而明亮,照亮了水边的楼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这里通过对比“天上阙”与“水边楼”的景象,展现了月亮与人间景致的和谐统一。

尾联“姮娥不我为生客,休把光芒取次收”以嫦娥(传说中的月神)自喻,表达了诗人希望月亮能够持续释放其光芒,不要轻易收敛的意思。这一句既是对月亮美景的留恋,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月色、桂花、宾朋聚会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赠瞿慕川

中朝载笔属名公,岂谓江湖有钓翁。

纬恤谩怀周国计,箸筹偏忆汉臣忠。

百年心事青编里,一片孤忱白日中。

今日得君同意气,喜教名行附云鸿。

(0)

登南蓬山

晨登蓬莱山,命我二三友。

怀抱各清旷,稍厌从棼纠。

理策即嵚岑,延眺极原薮。

凉风荡衣裳,层峦映左右。

西岭翠千重,东山亘长阜。

齐云迥造天,回薄出南斗。

江流浩渟泓,横岛障倾溜。

洲渚跃波来,迅势若奔走。

远浦网轻烟,前村荫疏柳。

对景每自得,俯仰但搔首。

岭云与溪月,一一供吾有。

未知宇宙间,此乐可尽否。

还顾望霞圃,咏归及樵叟。

诘旦亦复然,兹游长负不。

(0)

对菊

众卉已迎凉,繁英独绽霜。

分丛原异色,搴蕊本同香。

篱悬高下影,露浥参差光。

晚艳成华节,秋庭采夕芳。

(0)

吉水三姑滩舟中除夕次李友竹韵

远寺钟声晚更沉,鸦迎彩鹢噪丛林。

通宵爆竹惊春梦,好友赓诗畅客心。

回首云烟离思杳,半生雨露荷恩深。

丹衷㣼雁驰天北,勉效勤渠惜禹阴。

(0)

话别陈孝廉润寰·其二

阆苑逍遥旧有声,春风拂马古端城。

七星景落岩前耀,五色云凝足下生。

谈笑当筵鸥鹭狎,文章动笔鬼神惊。

他年驻节重逢日,莫惜琴尊访旧盟。

(0)

风木遐思卷

大孝思能永,移忠愿未休。

音容不可即,岁月感如流。

禄养悲难逮,劬劳念莫酬。

溪蘋时自荐,风木迥生愁。

尚友追千古,宾王薄一丘。

衣冠随上序,礼乐象前修。

节钺今趋府,干城旧借筹。

皇恩旌启佑,世德焕潜幽。

有信悬青鸟,为郎羡白鸠。

天书期再下,先后贲松楸。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