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声远振祁连北,深入穷庐追猾贼。
手提长剑光陆离,挥霍顿教天失色。
一自将兵出玉关,年年出没风尘间。
檄书只隔黑河水,狼烟近接贺兰山。
行役谁人不怀土,马上操戈冒风雨。
朝来更觉铁衣寒,怕见长天雪花舞。
冻眼茫茫冻叶腓,寒鸦无数居人稀。
巡边游骑畏逢敌,守寨尪兵愁被围。
从戎自念经年久,每与将军作留后。
里正来时为裹头,今日悠悠成白首。
自是男儿志四方,马革包尸亦何有。
匈奴未灭敢言归,独卧月明击刁斗。
营中健卒日纷纷,料得何人建大勋。
君不见牧羊人奴取侯印,汉家争说卫将军。
天声远振祁连北,深入穷庐追猾贼。
手提长剑光陆离,挥霍顿教天失色。
一自将兵出玉关,年年出没风尘间。
檄书只隔黑河水,狼烟近接贺兰山。
行役谁人不怀土,马上操戈冒风雨。
朝来更觉铁衣寒,怕见长天雪花舞。
冻眼茫茫冻叶腓,寒鸦无数居人稀。
巡边游骑畏逢敌,守寨尪兵愁被围。
从戎自念经年久,每与将军作留后。
里正来时为裹头,今日悠悠成白首。
自是男儿志四方,马革包尸亦何有。
匈奴未灭敢言归,独卧月明击刁斗。
营中健卒日纷纷,料得何人建大勋。
君不见牧羊人奴取侯印,汉家争说卫将军。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燕歌行》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领在边疆戍守的故事。诗的前四句展现了将领的勇猛形象,他深入敌境,剑光闪烁,令天地为之变色。接着,诗人描述了将领常年征战沙场的生活,行役艰辛,思乡之情与战事紧张交织。
“檄书只隔黑河水,狼烟近接贺兰山”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边关的险峻和战争的迫近。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和对寒冷边塞的无奈,以及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自是男儿志四方,马革包尸亦何有”体现了主人公的豪情壮志,即使面临生死,也无悔于保家卫国。最后两句以牧羊人奴最终封侯和卫青的典故,暗示了边疆将士期待有英雄崛起,建立不朽功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刻画,展现了明朝边疆将领的英勇与忠诚,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荣誉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