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腊缘多雪,新年未有梅。
殷勤下天竺,隔水两株开。
旧腊缘多雪,新年未有梅。
殷勤下天竺,隔水两株开。
这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通过对比旧腊与新年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旧腊缘多雪"表明上个月份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而"新年未有梅"则说明新的一年里梅花尚未开放。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序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
"殷勤下天竺"一句,"殷勤"意味着丰富而细腻的关注,"下天竺"则是指天空中飘落的花瓣。这里可能暗示春风已经悄然而至,但由于梅花尚未开放,所以用“天竺”来形容那细小且温柔降临的花瓣。
最后两句"隔水两株开",描绘了诗人看到河对岸有两棵树木已经开始萌芽或绽放的情景。这两句话不仅展示了自然界初春的生机,也映照出诗人的心情。通过这两株在河流彼岸的开花植物,诗人传达了一种期待和希望,即便是在寒冷和静寂中,也有生命力强大的生灵悄然觉醒。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欣赏。
廖氏居七闽,土俗变齐鲁。
子孙仁且寿,每继先父祖。
作堂名世綵,此意天所予。
近者得矜式,远者快先睹。
今公怀直道,邪正有区处。
还家上此堂,父祖当笑许。
小人慕清风,想像濯烦暑。
孰知少年场,有此毛发古。
何时望世綵,得听公笑语。
老松卧岁寒,亦以蔽风雨。
人或不予知,亦莫予敢侮。
楞伽室中绝皂白,去天何止三百尺。
只今更住最高峰,斋无木鱼粥无钟。
已将虎兕等蝼蚁,更许蛙蚓同蛟龙。
闻道说禅通一线,为尔不识楞伽面。
一生强项我所知,气压霜皮四十围。
世人未辨此真伪,敢向楞伽论是非。
诸公固是旧所适,郑髯从之新有得。
欲将此意向楞伽,但道鹄乌同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