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茅堂枕碧沙,玄亭亦近子云家。
浣花溪上花饶笑,濯锦江中锦胜霞。
游女秉芳歌窈窕,狂夫题竹醉横斜。
悲来瘴海凋霜鬓,愁听山楼咽暮茄。
白屋茅堂枕碧沙,玄亭亦近子云家。
浣花溪上花饶笑,濯锦江中锦胜霞。
游女秉芳歌窈窕,狂夫题竹醉横斜。
悲来瘴海凋霜鬓,愁听山楼咽暮茄。
这首明代杨慎的《春兴(其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白屋茅堂和碧沙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玄亭亦近子云家"一句,借东汉学者扬雄(字子云)的典故,表达出此处文化的深厚底蕴。
"浣花溪上花饶笑,濯锦江中锦胜霞"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溪水边繁花似锦,比朝霞还要绚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游女秉芳歌窈窕,狂夫题竹醉横斜"描绘了游女们身姿优美地歌唱,以及醉酒的男子在竹上题诗,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闲适之感。
然而,诗的尾联"悲来瘴海凋霜鬓,愁听山楼咽暮茄"则转为凄凉,诗人感叹岁月无情,听到山楼上傍晚的茄声,更添愁绪,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春景抒发人生感慨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