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毗卢踏雪歌为小寄禅本师笠公作》
《毗卢踏雪歌为小寄禅本师笠公作》全文
清 / 邓辅纶   形式: 古风

笠公笠公,胡不飞锡后湖同结夏,莲土千花净相亚。

又胡不浮海一苇朝普陀,皈仰白衣辞婆娑。

胡为洞庭霜高朔风烈,打包来踏毗卢雪。

毗卢庄严极大壮,香界氤氲豁尘障。

借问经始檀越谁,忠襄布金重新之。

公虽蜕去神护持,不然此寺亦几废。

寺得寄师寺无替,福田龙象赖汝辈。吁嗟乎!

忠襄亦是英雄人,髑髅台高镆铘新。

忽然放刀立成佛,施经饭僧日不足。

王侯富贵草头露,鸟尽弓藏悲末路。

二曾功成身亦全,一学黄花一逃禅。

君不见袈娑覆处开殿宇,祇洹比邱千百聚。

长廊斋僧鸣粥鼓,寄师乃不忘衣传。

迎取本师千里来江南,愿留面壁至十年。

说偈如诗舌生莲,贯休齐己何足言。

呜呼天龙围绕夜叉走,请公试作狮子吼。

(0)
鉴赏

这首清代邓辅纶的《毗卢踏雪歌》以赞颂小寄禅本师笠公为主题,通过描绘其修行生活的点滴,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诗中“胡不飞锡后湖同结夏”表达对笠公遁世修行的向往,“莲土千花净相亚”象征其心境洁净如莲花。“又胡不浮海一苇朝普陀”则描绘他虔诚朝圣的壮举。“毗卢庄严极大壮”赞美了佛法的宏大与庄重,“香界氤氲豁尘障”暗示佛法能洗涤人心的尘埃。

诗人还提及了忠襄檀越的慷慨资助,以及笠公虽已出家但仍受到神明庇佑,使得寺庙得以重建。“寺得寄师寺无替”表达了对笠公在维护佛法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的认可。“福田龙象赖汝辈”赞扬他是佛法的守护者,如同龙象般承载着佛法的繁盛。

诗中通过忠襄的对比,揭示了世间荣华富贵的短暂和佛教修行的永恒。“忽然放刀立成佛”象征着放下世俗欲望,瞬间顿悟成佛。“君不见”以下部分,诗人感叹寺庙的兴衰,以及寄师的坚守和传承佛法的决心。

结尾处,诗人借用“天龙围绕夜叉走,请公试作狮子吼”的典故,鼓励笠公以深沉有力的佛法教诲,唤醒人们的觉悟,犹如狮子般威严而慈悲。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是对一位虔诚修行者的深深敬仰和赞美。

作者介绍

邓辅纶
朝代:清

(1818—1893)清湖南武冈人,字弥之。咸丰元年副贡。曾入南昌围城中省父,一度率兵镇压太平军。以曾国藩荐擢至道员。少与王壬秋交好,壬秋遍研群学,辅纶专治文史,后俱以诗名。邓诗全学《选》体,多拟古之作。有《白香亭诗文集》。
猜你喜欢

萱花

一自北堂风雨深,萱花萎矣忽难任。

非干画里慵题句,为感春晖寸草心。

(0)

二十八夜月

五鼓才终擂正哗,蛾眉初上海之涯。

江州商妇知羞者,犹把琵琶半面遮。

(0)

且隐斋

不必山林卧,空斋白日幽。

苔溟晴亦雨,云冷夏疑秋。

香篆沉金鸭,湘帘下玉钩。

此中多隐意,抱膝思悠悠。

(0)

三槐堂

中堂高迢迢,下有三青槐。

于时夏气清,新柔亦何佳。

流阴回绮疏,分绿凝缇帷。

好鸟相和鸣,凉飙倏而来。

步庭玩芳景,始觉心怀开。

古人迈种德,谅足希鼎台。

兹植有荣悴,令德无少衰。

(0)

五峰楼

登兹百尺楼,睇彼三两峰。

低昂各异势,奔逐俱争雄。

气含金碧润,郁然神秀钟。

岚生递隐见,云合纷溟濛。

或拟五岳尊,秩礼何其隆。

凭高畅微吟,取适援孤桐。

乐土信为美,清兴奚由终。

逍遥亨斯休,不翅仙原中。

(0)

义帝陵

牧羊何意起民间,祸隐当年遣入关。

千古兴亡君莫问,江东曾见一人还。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