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其二》
《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

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

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

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

(0)
翻译
依然记得在那清虚之境俯瞰星河,回头一看,世间沧桑已化为灰烬。
三座神山似乎因惊讶而摇动,千年孤独中期待着白鹤回归。
羡慕你如仙人般风度翩翩,晶莹剔透,岁月匆匆,世俗的牵绊越来越微弱。
难道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唱出隐逸之歌,让我能从红尘俗世中解脱,躺卧在青翠的山林之中?
注释
清虚:指道教中的仙境,清静虚无之地。
劫堑:比喻世间的苦难和变迁。
恍惚:形容模糊不清或心神不定。
鳌动:神话中海龟或大鳖,此处象征大地或世界。
鹤归:象征着超脱尘世、归隐山林。
仙骨莹:形容仙人的气质清雅,骨骼晶莹。
道侣:修道者的朋友,通常指志同道合的伴侣。
碧霏:绿色的山林,代指自然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而转瞬之间,那些曾经辉煌的城墙如今却已成为废墟,化作尘埃随风散去。

"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其中“三山”指的是道教中的仙山,诗人心中对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充满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万物凋零的悲凉感慨。

"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中风度翩翩、骨清如玉之人的羡慕,同时也感到自己在尘世间的时光被世俗纠缠而日渐稀薄。

"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是否有志同道合之人的呼唤,以及希望能够找到知音,以便共同摆脱世俗的牵绊,寻找一片清净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徐孺宅

南州表表徐高士,零落犹存宅半区。

足迹何劳趋北寺,躬耕只合老东湖。

礼贤太守能悬榻,吊古诸生拟束刍。

谁识保身明哲意,当时惟有郭申屠。

(0)

答胡梅所菊节有怀·其二

菊花要结岁寒知,为爱梅花开故迟。

彭泽归来空嗜酒,杜陵老去强题诗。

鸡鸣风雨五更梦,雁落江湖万里思。

三十潘郎苍鬓改,故人相见问伊谁。

(0)

古心上人颜其禅轩曰爱松林梅隐氏为作图索余赋诗因走笔题之

山人爱松苦成癖,绕屋尽是苍龙鳞。

长哦其间日不足,更寻梅隐为写真。

摩挲素壁光于雪,错落金刀交屈铁。

玄豹毛生雾雨寒,老蛟爪擘山石裂。

潇疏似是寒涛惊,恍惚已觉凉风生。

徂徕山下云黯黯,太华峰顶秋泠泠。

古心山人貌亦古,矫矫苍松宛相似。

何当结取云边巢,从师参透西来意。

(0)

赠温县尹·其二

南邑如斗事如毛,况有连岁兵旅劳。

温侯胸有文武韬,抚民练兵无绎骚。

三年去思民愿借,共分得请薇垣下。

政纲综治无紊烦,民瘼补苴罔漏罅。

棠梨满路花重开,喜见竹马儿童来。

三尺神光射星斗,一扇仁风清瘴霾。

骥足岂能淹百里,暂布阳春到桑梓。

明当五邑苏巅崖,恩波浩荡双溪水。

(0)

平圃驿中秋玩月用牛士良韵

平圃驿前端正月,金鳞万叠水光开。

婵娟几见他乡共,老大宁期此地来。

星汉夜摇旗影动,江山秋入笛声哀。

病夫懒坐那禁酒,喜看频倾举玉杯。

(0)

题刘士行石林茅屋

潇洒刘郎意绝奇,林西更好小堂基。

石间青竹尽秋色,屋上白茅犹古姿。

野雀巢檐群就食,山精倚树惯听诗。

东屯行处苍苔满,有客天涯独梦思。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