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士行石林茅屋》
《题刘士行石林茅屋》全文
明 / 张以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潇洒刘郎意绝奇,林西更好小堂基。

石间青竹尽秋色,屋上白茅犹古姿。

野雀巢檐群就食,山精倚树惯听诗。

东屯行处苍苔满,有客天涯独梦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题刘士行石林茅屋》,描绘了刘士行的居所环境及其独特韵味。首句“潇洒刘郎意绝奇”赞美了主人刘士行的超凡脱俗和不拘一格的个性。接下来,“林西更好小堂基”点出茅屋坐落在幽静的林边,环境清雅。

“石间青竹尽秋色,屋上白茅犹古姿”两句,通过青竹和白茅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刘士行居所的质朴与宁静,以及岁月流转中的历史痕迹。石缝间的青竹透露出秋天的冷峻,而茅屋顶上的白色则显得古朴而淡然。

“野雀巢檐群就食,山精倚树惯听诗”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生动景象,野雀在屋檐下筑巢觅食,仿佛也被诗人的诗意所吸引;山精倚树聆听,暗示了这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主人的文人气息。

最后一句“东屯行处苍苔满,有客天涯独梦思”,表达了诗人对刘士行居所的深深感慨,行经之处满目苔藓,象征着主人的孤独与隐逸,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刘士行石林茅屋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主人的高洁情操和隐逸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共鸣。

作者介绍

张以宁
朝代:明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猜你喜欢

小重山·深拥熏篝倏已冥

深拥熏篝条已冥。
寂寥山枕畔,梦难成。
谁堪三两夜鸟声。
银缸灺,花影上围屏。
犹记旧时情。
帘边人似月,月如冰。
从今张眼到天明。
衣带缓,谁与问伶俜。

(0)

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0)

阮郎归·檐头风佩响丁东

檐头风珮响丁东。
帘疏烛影红。
秋千人散月溶溶。
楼台花气中。
春酒醒,夜寒浓。
绣衾谁与同。
只愁梦短不相逢。
觉来罗帐空。

(0)

声声慢·重檐飞峻

重檐飞峻,丽采横空,繁华壮观都城。
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
凭阑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
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
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
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
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

(0)

忆瑶姬·雨细云轻

雨细云轻,花娇玉软,於中好个情性。
争奈无缘相见,有分孤零。
香笺细写频相问。
我一句句儿都听。
到如今,不得同欢,伏惟与他耐静。
此事凭谁执证。
有楼前明月,窗外花影。
拚了一生烦恼,为伊成病。
祗恐更把风流逞。
便因循、误人无定。
恁时节、若要眼儿厮觑,除非会圣。

(0)

婆罗门引·涨云暮卷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
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佳人未逢。
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
凝泪眼、泣尽西风。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