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
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
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
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
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
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
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
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从朝天宫谒孝陵》。全诗通过对钟阜山上的孝陵进行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首联“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以钟阜山上的孝陵为背景,提出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疑问,暗示了对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接着,“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两句,通过对比玉匣、珠襦(古代帝王的葬具)与神功圣德碑,表达了对帝王死后物质与精神遗产的思考,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传承比物质更为重要。
“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则将孝陵的主人与汉高祖刘邦、曹魏的曹丕进行了比较,表达了对孝陵主人在开国功绩上不愧于汉高祖,但在继承者的行为上可能不如曹丕的反思。这里暗含了对后继者的期望与批评。
最后,“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两句,直指当时负责陵寝事务的人,讽刺其在执行命令时的混乱与失职,表达了对权力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对国家治理、道德传承以及权力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青城仙人清且都,眸炯岩电胸冰壶。
锦裳照耀青霞裾,水玉作佩联明珠。
驭风来直承明庐,赞述大道光唐虞。
朝阳孤凤鸣高梧,冀北骐骥空群驽。
蹇余濩落山泽?,抱瓮汲涧浇畦蔬。
远游非涉声利途,愿谒国士开榛芜。
顾公磊落世所无,文章价重真璠玙。
木天咫尺何时居,家声自是行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