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东山三司诸公雅集》
《秋日东山三司诸公雅集》全文
明 / 李学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万仞山头一振衣,凌空楼阁自霏微。

山间返照和烟至,槛外浮云带雨飞。

古庙石坛仙蕨长,丹梯风露俗尘稀。

攀跻兴尽扶藜下,赖有明珠照乘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东山的壮丽景象与雅集之乐。首句“万仞山头一振衣,凌空楼阁自霏微”以动态的画面开篇,仿佛诗人轻挥衣袖,便登上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只见那凌空而建的楼阁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山间返照和烟至,槛外浮云带雨飞”两句,将视线从山顶拉回山间,夕阳的余晖与山间的烟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而朦胧的画面;而远处的浮云则带着细雨飘过,为这静谧的山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古庙石坛仙蕨长,丹梯风露俗尘稀”则转向对山中古迹的描写,古老的庙宇、石坛上生长着仙蕨,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的神秘与宁静;而通往这些圣地的丹梯(通往仙境的阶梯)上,只有清风与露水,没有世俗的喧嚣,更显其清幽与纯净。

最后,“攀跻兴尽扶藜下,赖有明珠照乘归”表达了登山的乐趣与满足感。诗人登高望远,尽兴之后,缓缓下山,手中握着的明珠仿佛是这次雅集的见证,照亮了归途,也照亮了内心的喜悦与收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登山的独特魅力与雅集的高雅氛围,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学一
朝代:明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题墨梅·其四

穷冬天地闭,万物正彫残。

玉立清梢表,天然独耐寒。

(0)

题花光梅十首·其八高下随宜

亚水凌空任短长,枝枝风度要平章。

一樽月下吞花影,剔在须头点点香。

(0)

点绛唇·其三

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倚阑金翠。

人在非烟里。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笙歌沸。

画桥灯市。一夜惊桃李。

(0)

青玉案·其二池亭

浮萍不碍鱼行路。细数鱼来去。静倚溪阴深觅句。

碧鲜清润,影摇香度。易觉阑干暮。

凫雏深傍蘋根住。浴罢红衣褪残缕。

一寸江湖无可付。渚兰汀草,卧烟敧雨。

荒了垂纶处。

(0)

送李侍郎归衡州二首·其一

系缆南风直,转柂北风微。

轻云载雨来,凉意生绤絺。

江神真解事,稳送六幅蒲。

篷窗卧胡床,鸥鹭相追随。

落帆衡阳岸,新旧迎公归。

儿童竞挽袂,父老前捋须。

明时有勇退,晚岁善自颐。

稍添数髭白,不改两颊朱。

松菊对主人,亦自清而腴。

门外无车马,室中但琴书。

青鞋时出游,不用藜杖扶。

翛然万物表,意得乐有馀。

乃知上要津,不若还幽居。

(0)

贺新郎.寿蔡久轩参政,癸丑生

满劝黄封酒。是年年、春色长绕,径花宫柳。

碧水丹山添清气,岁月兰亭癸丑。

看枢极、光腾台斗。

细数中书堂壁记,自欧韩、富范题名后,还有似、我公否。

好知天意生贤候,正造化安排,孕出五阳之秀。

何物一阴犹踯躅,尽决还公只手。

这一著、邦家之寿。

宰相时来须教做,算人间、是处鱼羹有。

名与节,久轩久。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