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怪梦十首·其七》
《怪梦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子午参同契,春秋类是谋。

生前焉用学,死外别无愁。

岂料犹穷健,胡为此滞留。

客怀谁可比,王粲赋登楼。

(0)
注释
子:古代计时单位,指中午和子夜。
午:古代计时单位,指正午。
参同契:道教经典,比喻事物相互关联、相通。
春秋:历史时期,也指岁月。
类:类似,相似。
谋:计划,策略。
焉:哪里,怎么。
学:学习,学问。
死外:死后。
愁:忧虑,烦恼。
岂料:没想到,出乎意料。
犹:还,仍然。
穷健:困厄但健康。
胡:为什么,无端。
客怀:旅居他乡的心情,客居者的思绪。
谁可比:谁能相比,无人能及。
王粲:三国时期诗人,以《登楼赋》著名。
赋登楼:王粲的《登楼赋》,表达离愁别绪。
翻译
子午参同契,春秋类是谋。
生前焉用学,死外别无愁。
岂料犹穷健,胡为此滞留。
客怀谁可比,王粲赋登楼。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怪梦十首(其七)》。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顿与挫折所产生的一种无奈情绪和深刻思考。

"子午参同契,春秋类是谋。生前焉用学,死外别无愁。"

这两句诗通过对古籍的引用和哲理的探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人们往往会寻求超脱之道。"子午参同契"暗指宇宙间万物相互关联,"春秋类是谋"则表明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不可预测。接下来的两句,强调了生前学问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虑态度。

"岂料犹穷健,胡为此滞留。"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不顺遂和困顿感到迷惑与不解。"岂料犹穷健"表明对未来命运的无从预料,而"胡为此滞留"则是诗人内心对于现状无法改变的无力感。

"客怀谁可比,王粲赋登楼。"

最后两句诗通过引用古代文学家的名篇《登楼》,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对于家国的思念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感受。这里的"客怀"指的是漂泊异乡时的心境,而"王粲赋登楼"则是借古人的情感来抒发自己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哲理的探讨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困惑和无奈,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五日

地近相思水,愁添今古流。

所思在何许,古之失意俦。

湘娥目眇眇,楚臣恨悠悠。

颇疑洞庭叶,先飞天地秋。

江枫湛千里,渚竹变双眸。

春心伤夏日,朱野动炎飕。

浴兰成我洁,分艾与时求。

一薰虽可畏,百鍊岂能柔。

持此慨慷怀,于今果孰酬。

始怨人胡往,其亦知我忧。

(0)

稽古篇竣事十绝·其四

总为高卑立定居,每依尊攘寓驱除。

当年几见中匡略,此日依稀大事书。

(0)

乙未除夕为稽古诸传未竣漫吟五律·其一

岁云暮矣暮怀多,老病相从似小苛。

蒿目千秋供探索,抽思一管付编摩。

禹阴夙继无终食,汤日新铭有寤歌。

此际骊珠凭独采,人间驹隙漫相过。

(0)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其三

离离碧涧松,郁郁幽岩草。

深玄依化迹,精气微相保。

轻霜动晓华,独爱秋光好。

嗟兹浮坠叶,几向狂飙扫。

徒分枝干馀,不见根株老。

造物者何心,春荣而冬稿。

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

岁寒然后知,当时何足道。

(0)

春山八事·其七春风

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

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

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

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

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

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

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

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

(0)

望春峰积雪漫成二作·其一

春风日淡融,春山何凛冽。

青青岭上云,白白峰头雪。

岭云忽去来,峰雪每凝结。

所叹幽而凉,亦惟高始洁。

颇似素心人,潇潇独关闭。

匡居相八寰,缁尘安敢涅。

宁静出孤怀,精神多自悦。

虽与俗情违,亦非人事绝。

馀滋润百荄,光华未可竭。

我思泉下蒙,复念井中渫。

何如此一峰,不受虚名窃。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