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偃卧大江滨,捡点襟期愧达人。
犹计桑麻元逐世,竟婴婚嫁岂閒身。
风城去雁寒逾急,霜户鸣虫夜转亲。
迟暮不堪仍疾病,梦魂时复落风尘。
深秋偃卧大江滨,捡点襟期愧达人。
犹计桑麻元逐世,竟婴婚嫁岂閒身。
风城去雁寒逾急,霜户鸣虫夜转亲。
迟暮不堪仍疾病,梦魂时复落风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在病中所作,题为《病卧书怀》。诗人在深秋时节,病卧于大江之滨,内心感慨万千,自省与他人相比,自己的心胸和气度有所欠缺。他虽随世逐流,从事农事,却最终被婚姻家庭之事牵绊,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诗中描绘了病中的凄凉景象,大雁南飞,寒风凛冽,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霜降之后,虫鸣声更加凄厉,夜晚显得格外寒冷。这些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
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连梦魂也无法逃脱世俗的困扰。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无奈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深深反思。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鲤鱼沈,雁迹渺。似我离情深窈。
衣襟染、剩泪染征尘,至今难扫。倚斜曛,送远燎。
万翼投林归鸟。乡园在念,旧日吾庐,翠筠空老。
性本宜秋,但渐觉、风云气少。
暮年词赋,倦客京华,此意向谁道。残堞依江表。
杖策频来,时序换了。
怕明朝、眺尽天涯,霜叶微脱路更杳。
梅梢月冻。看一行、帘波窣影。罗浮梦初醒。
喜朱箔半开,画阑同凭。
栖禽惊起乱枝底,鸣声交应。
幽情领略春宵,此时无言暗倾听。谁信。
羁单万感,纵绮思能消,珠泪犹凝。
江近高楼,寒潮助凄哽。潮回有据人难定。
留岁华相等。只无柰、花到开繁,东风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