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其四》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其四》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海内言华萼,谁名动搢绅。

岂无当世志,能忍十年贫。

酒兴新来减,交情老更亲。

公馀如促膝,剩把古书陈。

(0)
注释
海内:天下。
华萼:比喻杰出的才女。
搢绅:古代官员的代称,指士大夫。
岂无:难道没有。
当世志:当代的志向或抱负。
忍:忍受。
酒兴:饮酒的兴趣。
减:减少。
老更亲:经历岁月后更加亲密。
公馀:公务之余。
促膝:面对面深入交谈。
古书陈:拿出古书一起翻阅。
翻译
天下人都称赞她的才华出众,谁能打动士大夫的心?
难道她没有当代的抱负吗,却能忍受十年的清贫生活。
近来的饮酒兴致减少了,但友情反而更加深厚。
公务之余,就像促膝长谈,常常拿出古书共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其四)》中的第四句。诗人以“海内言华萼”起笔,赞誉郑景望声名远播,如同珍宝般的华萼引人注目,连达官贵人都为之动容。接着,诗人称赞郑景望并非只有空谈大志,而是能够忍受十年的清贫生活,显示出坚韧的品格。

“岂无当世志”,进一步肯定了郑景望的抱负和毅力,暗示他有超越世俗的理想。然而,诗中也透露出郑景望在经历贫困后,酒兴虽不如前,但友情反而更加深厚,这体现了他的淡泊与真挚。

最后两句,“公馀如促膝,剩把古书陈”,描绘了郑景望在闲暇之余,两人如同促膝长谈的好友,共同研读古籍的场景,展现出他们深厚的学术交流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郑景望的才学、品格和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二人深厚友谊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答游宗振时闻有松江之行

一从绾绶出枫宸,十载焦劳任积薪。

见尔昂藏知国士,怜余飘泊滞孤臣。

方看赵邸归长铗,又向吴江忆细鳞。

闻道云间推二陆,此行端称和歌人。

(0)

读旌孝录为故郡大夫杜公作

早年射策向明光,疆项归来一草堂。

善养岂嫌三釜薄,承恩偏幸百年康。

庭前爱日斑衣永,冢上居庐白发长。

使者几回劳博采,圣恩今已下龙章。

(0)

九日登霸台时月落西方倒映台榭倚楼数酌而别

风雨连朝欲满城,今宵喜见月华明。

半轮影动登高兴,万里光馀落帽情。

两地茱萸分客思,几家砧杵乱秋声。

酒酣莫更归来缓,怕遣楼头百感生。

(0)

和车一中七夕旅怀

华月娟娟入户明,开帘露下气初清。

我惭儿女年年巧,君念关山处处情。

天上独怜桥鹊影,人间无奈砌蛩声。

罗浮一水非河汉,莫向牵牛恨未平。

(0)

起复赴选答邓玑伯使君

几从岭外忆明光,又向河梁别故乡。

谁恋孤舟聊信宿,忽来五马旧循良。

新诗赠我仍停棹,浊酒逢君更尽觞。

圣主若还幽侧问,拟于天路待□骧。

(0)

送林文学自三水迁夹江令二首·其一

绛帐几年瞻讲席,青衿多日傍词坛。

恩逢百里符初授,望入千山别亦难。

化雨春馀三水绿,明霜秋到夹江寒。

悬知谕蜀文成日,堪寄同毡旧所欢。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