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其二》
《出塞·其二》全文
唐 / 于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微雪军将出,吹笳天未明。

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

分阵瞻山势,潜兵制马鸣。

如今青史上,已有灭胡名。

(0)
翻译
轻微的雪中军队出发,响亮的胡笳声在黎明前回荡。
检阅军队登上古老的边防堡垒,面对敌方两面旌旗,英勇地斩杀敌将。
根据山势部署兵力,隐蔽的军队连马匹的嘶鸣都控制得悄无声息。
而今在青史册上,已记载下消灭胡人的功名。
注释
微雪:轻微的雪,形容雪下得不大。
军将:将领与士兵,这里指整装待发的军队。
吹笳:笳是一种古代管乐器,这里指吹响胡笳,常用于军中。
天未明:太阳还未升起,指清晨时分。
观兵:检阅、查看军队。
古戍:古老的边防城堡或哨所。
斩将:杀死敌方将领。
双旌:两面旌旗,古代官阶的标志,这里代指敌军。
分阵:根据战术需要部署兵力,形成战斗队形。
瞻山势:观察山的地形,以便于布阵。
潜兵:隐蔽的军队,秘密行动的部队。
制马鸣:控制不让马发出声音,以保持隐秘。
如今:现在,当前。
青史:史书,特指记载忠臣良将的正史。
灭胡名:消灭胡人的功绩和名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塞之战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军事行动的紧张气氛和古典战争的英雄主义。首句“微雪军将出,吹笳天未明”设定了时间背景,是在黎明前的朦胧之际,大地仍被薄雾和细雪覆盖,而军队即将出发,战场上的号角声此起彼伏,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紧迫感。

“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一句,则描写了将领站在古老的城墙上检阅部队,准备迎战敌军,而“斩将”二字透露出了战争的残酷与决断,同时“双旌”象征着权威与勇气,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分阵瞻山势,潜兵制马鸣”一句,展示了军队根据地形布局,准备伏击敌人。将领们审视山势,部署战术,而士兵们则在暗中控制着呼啸的战马,为突袭做好准备。

最后,“如今青史上,已有灭胡名”表明了这场战争已经被载入历史,敌人(胡人)已经被击败,留下了永恒的功绩。这不仅是对胜利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军事成就的赞美和对英雄事迹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与战争氛围的精细刻画,以及对历史记载的引用,展示了作者于鹄在唐代所特有的文学风格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于鹄

于鹄
朝代:唐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七北岭樵归

玉台深处昼穿云,日暮行歌且负薪。

蓑笠湿沾山下雨,花枝香绕担头春。

岚遮后峒峰如画,月印前溪草似茵。

采药追随归莫晚,黄昏无复倚门人。

(0)

柳枝

年年相送短长亭,攀折柔条又发生。

柳叶垂丝如妾泪,柳花飘荡似郎情。

(0)

舟中书所见

黄叶隐溪桥,归云拥高树。

为问荡舟人,苍烟是何处。

(0)

厓门奇石歌

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捲银山开。

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

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

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

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

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

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

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

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

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

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

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

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

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

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

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0)

柯卫尉招饮城楼同孙明府

层城台榭枕河流,翠竹黄花亦胜游。

萧瑟堪为庾信赋,衰零还倚仲宣楼。

弹琴白日无多事,说剑清宵有壮猷。

况接杜陵词客饮,可能无意赋悲秋。

(0)

失题

畿辰昔倾天上露,交降昨洗粤中尘。

平生心事可人语,霄梦分明摧石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