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苍翠接三茅,路入云深去转遥。
惆怅茅君不可见,却从樵子问王乔。
两峰苍翠接三茅,路入云深去转遥。
惆怅茅君不可见,却从樵子问王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寻幽的景象。首句"两峰苍翠接三茅",以青翠的山峰相连,暗示了山势的险峻与秀美,仿佛与道教中的三茅真君之居地相映成趣。"路入云深去转遥"进一步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深入云雾之中,行走其中显得遥远而神秘。
诗人满怀期待地寻找"茅君"(可能指道教中的仙人),然而"惆怅茅君不可见",表达了寻访不遇的失落感。最后,诗人不得不向砍柴的樵夫打听"王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显示出对仙踪的执着和对未知的好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寻仙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
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
借问所居谁,丞相大将军。
平明事游谒,车马若云屯。
芍药调羹鼎,狒狖铸酒樽。
颂声美东鲁,逸奏出西秦。
回风薄兰气,十里扬清芬。
东家有狂生,容颜若中人。
谬言拟宣尼,幽思切玄文。
著书空自苦,名宦乃不振。
悠悠千载下,安有扬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