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足悔吝,杜门安退藏。
谤从闲处省,乐向静中长。
薜荔日缘壁,琅玕春透墙。
近来无事作,浑以醉为乡。
涉世足悔吝,杜门安退藏。
谤从闲处省,乐向静中长。
薜荔日缘壁,琅玕春透墙。
近来无事作,浑以醉为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涉世足悔吝,杜门安退藏。”开篇即表现出诗人对于尘世间种种烦恼的感慨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涉世"意味着参与世俗社会,而"足悔吝"则是因为长久地卷入其中而感到后悔和厌倦。接着,“杜门安退藏”表明诗人选择了关闭心扉,退出尘嚣,以求得内心的平静。
“谤从闲处省,乐向静中长。”这里进一步强调了远离世间是非、享受清净生活的心境。“谤从闲处省”意味着在安静的环境中减少或消除他人的毁谤和非议,而“乐向静中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静态生活的喜悦,并希望这样的状态能够持久。
“薜荔日缘壁,琅玕春透墙。”这两句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自然美景。"薜荔日缘壁"形象地展示了一种蔓草攀缘于墙面的情景,而“琅玕春透墙”则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出即便是在隐居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近来无事作,浑以醉为乡。”末尾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现世生活的超脱和对酒精带来的暂时逃避的依赖。"近来无事作"表明诗人的日子过得悠闲而无忧,“浑以醉为乡”则意味着借助于酒精,诗人找到了心灵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嚣、追求精神宁静的深切愿望。
莺啼花开春昼迟,掖庭无事方遨嬉。
广平策免曲江去,十郎谈笑居台司。
屏间无逸不复睹,教鸡能斗马能舞。
戏呼宁哥吹玉笛,催唤花奴打羯鼓。
南衙群臣朝见疏,老伶巨珰前后趋。
阿瞒半醉倚玉座,袖有曲谱无谏书。
金盆皇孙真龙种,浴罢六宫竞围拥。
惜哉傍有锦绷儿,蹴破咸秦跳河陇。
古来治乱本无常,东封未了西幸忙。
辇边贵人亦何罪,祸胎似在偃月堂。
今人不识前朝事,但见断缣妆束异。
岂知当日乱离人,说著开元总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