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瞿唐莫下时,却将行止问舟师。
老夫也是归心急,不记前吟滟滪诗。
正是瞿唐莫下时,却将行止问舟师。
老夫也是归心急,不记前吟滟滪诗。
这首诗《巫峡(其三)》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瞿塘峡口犹豫是否前行的情景,以及对舟师的询问,流露出诗人急于归家的心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急于归心与舟师的指引形成对照,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正是瞿唐莫下时”,开篇即点明地点和情境,瞿唐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险峻著称,此处诗人正处在犹豫是否继续前行的时刻。“却将行止问舟师”,面对未知的险境,诗人选择向经验丰富的舟师寻求建议,体现了对安全的重视和对未知的谨慎态度。“老夫也是归心急”,诗人以“老夫”自称,不仅强调了自己的年龄,也暗示了年长者对家的深切思念,归心似箭的情绪跃然纸上。“不记前吟滟滪诗”,诗人提到之前吟咏过关于滟滪堆的诗歌,这里巧妙地使用了反讽,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也是对自己此刻心境的自嘲,表现出一种轻松诙谐的风格。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险境时的思考与抉择,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王十朋以他的独特视角,将旅途中的小插曲转化为富有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江上峰峦拥翠涛,神仙曾此挂丹瓢。
中流坐席云常护,六月楼台暑自消。
树色远迷淮甸雨,钟声遥带海门潮。
天开图画非人世,一苇相过不待招。
晓瀫作琼色,濯出芙蓉青。
仰首见君山,含睐何盈盈。
泠然奏笙籁,上有松风亭。
古愁往相荡,变为悽恻声。
黄歇葬其下,坏草春无馨。
但有曲阿水,滚滚趋晋陵。
灌滋下洮夺,旌盖东周零。
何问梁鹿娘,仙迹留杳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