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三》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三》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古风

雁云漠漠梧桐秋,风露飒飒生平畴。

芭蕉叶黄夜气湿,老壁屈曲行蜗牛。

林外炊烟暗青树,墙头凉月惊鸣杵。

柴门犬吠人语多,刈熟归来碧天暮。

(0)
注释
雁:大雁。
漠漠:密布、众多。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秋:秋季。
风露:清风带着露水。
飒飒:形容风声。
平畴:平坦的田地。
芭蕉叶黄:芭蕉叶子变黄。
夜气:夜晚的空气。
湿:湿润。
老壁:古老的墙壁。
屈曲:弯曲。
行蜗牛:蜗牛在上面爬行。
林外:树林之外。
炊烟:做饭时产生的烟雾。
暗:昏暗。
青树:青翠的树木。
凉月:清凉的月亮。
惊鸣杵:月光下捣衣棒的声音突然响起。
柴门:简陋的木门。
犬吠:狗叫声。
人语:人们的交谈声。
多:频繁。
刈熟:收割成熟的庄稼。
碧天:蔚蓝的天空。
暮:傍晚。
翻译
大雁的云层在秋日梧桐间飘荡,清风吹过露水洒满田野。
芭蕉叶子在夜晚变得黄色,湿润的空气中,老墙上蜗牛缓缓爬行。
树林外炊烟缭绕着青翠树木,墙头的冷月突然响起捣衣声。
柴门前狗吠声和人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收割完毕的人们在傍晚的蓝天中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乡村的宁静画面。"雁云漠漠梧桐秋",设定了秋天的氛围,雁过天空,梧桐叶落,秋意浓厚。"风露飒飒生平畴",则是对这秋日里微风和露水交织在田野间的情景做了细腻的描绘。

接下来的"芭蕉叶黄夜气湿"和"老壁屈曲行蜗牛",通过对芭蕉叶子变黄和老墙上蜗牛爬行的刻画,更增添了一种秋末萧瑟的氛围。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在秋天渐入尾声时的独特景象。

"林外炊烟暗青树,墙头凉月惊鸣杵"则是对乡村夜晚生活的一种描绘。炊烟在林外飘逸,显示出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餐,而那挂在墙头的月亮,不仅带来了一丝凉意,也让那些正在休息的家畜惊起,鸣叫声中透露出一份安详。

最后两句"柴门犬吠人语多,刈熟归来碧天暮"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柴门前犬吠的声音交织着人们的谈话声,而劳作了一整天的人们在收割完毕后,迎着那即将消失的碧蓝天空归来,充满了对家园生活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乡村景色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观魏武纪有感

促路蜉蝣短,雄心日月长。

玉床飘穗帐,犹自恋余香。

(0)

雨中言怀

邑里萧条民未复,斋居卑湿病相牵。

客愁连月唯闻雨,农事关心拟问天。

自幸拙耕终岁饱,更惭中酒日高眠。

不才如此真堪弃,敢负明峕费俸钱。

(0)

浚县知县项如英筑野遣人远馈酒殽仍寄诗相问随用韵以答其盛意为后日之会一笑·其三

治平天子久招贤,卓鲁循良陋董宣。

奕世英姿温若玉,挥毫吟思涌如泉。

琴堂政暇留宾话,泮水功成勒石传。

祥凤景星争快睹,识君从记甲寅年。

(0)

金陵怀古

六代兴亡不用哀,登临胜有凤凰台。

江山形势寒潮去,人物升沉夕照来。

白鹭洲边沙雁叫,乌衣巷口野花开。

翠微亭外秦淮柳,为问青青几度栽。

(0)

晓枕三首·其二

卧闻赤脚鼾息,乐哉栩栩蘧蘧。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0)

夔州竹枝歌九首·其六

百衲畬山青间红,粟茎成穗豆成丛。

东屯平田粳米软,不到贫人饭甑中。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