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其三》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一出屡更郡,人皆望酒壶。

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

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

虽然门馆隔,泣与众人俱。

(0)
注释
出:任职。
屡更:频繁更换。
郡:郡县。
俗情:世俗情感。
奏记:上奏的奏章。
无:没有。
贫贱:贫穷低微。
崇高:权贵。
解:懂得。
门馆:居所。
隔:隔离。
泣:哭泣。
俱:一起。
翻译
频繁更换任职之地,人们都期待他的到来能带来美酒。
世俗的情感难以效仿,他从未撰写过逢迎的奏章。
即使身处贫贱,他也甘心接受,从不奉承权贵。
尽管居住环境简陋,面对离别,他也会和众人一同哭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悼念高平公的挽歌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一出屡更郡"描绘了高平公频繁调动官职的经历,"人皆望酒壶"则暗示他在任时深受百姓爱戴,如同酒壶般不可或缺。"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赞扬了高平公高尚的品行,他不随流俗,不善奉承,坚持自我。

"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进一步刻画了高平公的清廉和正直,即使在贫困卑微时也甘于本分,不为权势所动。"虽然门馆隔,泣与众人俱"表达了诗人听到噩耗后,虽不能亲至吊唁,但内心悲痛与众人同在,情感真挚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高平公的人格魅力和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是一首富有感情的挽歌。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梅花七绝句·其五

蕊宫仙子愧云鬟,姑射神人薄鍊颜。

借问高标谁得似,白头苏武在天山。

(0)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

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台纲属老成。

山海若时共职贡,郊原何处有戈兵。

庙谟可使归权倖,祖训由来重变更。

欲叫天关无羽翼,拊心长叹不胜情。

(0)

复用韵荅严上人·其二

西风吹树夕阳微,斥鴳鹪鹩各有依。

幕府三年双短鬓,乡关千里一沾衣。

江淮渺渺人烟少,梁楚茫茫鬼燐飞。

诛暴保民黄石略,将军莫自失戌机。

(0)

旅兴·其七

人生百岁间,苦乐相牵攀。

念生复念死,何时一开颜。

登高望八荒,目眷飞鸟还。

有愿不克遂,泪下空潺湲。

(0)

题枯木图

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

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

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

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

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

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

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

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

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

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

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

(0)

寄宋景濂·其三

有美一人兮美且都。青霞为衣兮白云为裾。

被秋兰兮佩珣玗。泰和与游兮中黄与居。

瞻望弗及兮芳岁其徂。山高水深兮道阻且纡。

安得羽翼兮致我与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