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飞远塞外,映月落虚弦。
今向仁人侧,随阳宿野田。
昔飞远塞外,映月落虚弦。
今向仁人侧,随阳宿野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雁群从远方的边塞飞往近处的画面。"昔飞远塞外",诗人以雁为视角,回忆它们曾经翱翔在遥远的边疆,月光映照在它们的翅膀上,如同落在了弓弦般的天空中,画面宁静而辽阔。"映月落虚弦"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与雁翼相融,形象生动。
"今向仁人侧",这里的"仁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象征着仁德之人,表达了雁群如今选择靠近人的居所,可能是为了寻求庇护或温暖,它们栖息在田野之中,"随阳宿野田",展现了雁群顺应季节变化,随着阳光南迁的生活习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雁的迁徙轨迹,寓言式地传达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以及对仁德之人的敬仰。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