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荒灯宿古祠,祭馀山路独归迟。
谁教夜雨移床后,正值秋风破屋时。
岂谓人生非梦幻,极知平地有欹危。
感今怀古无穷意,只许前朝谏议知。
曾照荒灯宿古祠,祭馀山路独归迟。
谁教夜雨移床后,正值秋风破屋时。
岂谓人生非梦幻,极知平地有欹危。
感今怀古无穷意,只许前朝谏议知。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重宿刘谏议祠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刘谏议祠堂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照荒灯宿古祠,祭馀山路独归迟”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前往祠堂的情景,荒灯昏暗,山路寂静,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沉思的氛围。颔联“谁教夜雨移床后,正值秋风破屋时”则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颈联“岂谓人生非梦幻,极知平地有欹危”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理解,指出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隐藏着不稳定的因素,如同梦境般虚幻。尾联“感今怀古无穷意,只许前朝谏议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当前处境的反思,认为只有过去的谏议者才能真正理解他此刻复杂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
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
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惰。
赖兹尊中酒,终日聊自过。
濛濛洒平陆,淅沥至幽居。
且喜润群物,焉能悲斗储。
故交久不见,鸟雀投吾庐。
孰云久闲旷,本自保知寡。
穷巷独无成,春条只盈把。
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
乃知古时人,亦有如我者。
故人美酒胜浊醪,故人清词合风骚。
长歌满酌惟吾曹,高谈正可挥麈毛。
半醉忽然持蟹螯,洛阳告捷倾前后。
武侯腰间印如斗,郎官无事时饮酒。
杯中绿蚁吹转来,瓮上飞花拂还有。
前年持节将楚兵,去年留司在东京,今年复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
彭门剑门蜀山里,昨逢军人劫夺我,到家但见妻与子。
赖得饮君春酒数十杯,不然令我愁欲死。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青冥信难致。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