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贵知者希,初不与人事。
飘风击坠瓦,彼岂有本意。
百尔我所思,岂必待熟醉。
烈士徒殉名,归洁似图易。
鳣鲸困蝼蚁,兰苕巢翡翠。
广心之昭融,巽语之极至。
何若于燕閒,相与谈仁谊。
所贵知者希,初不与人事。
飘风击坠瓦,彼岂有本意。
百尔我所思,岂必待熟醉。
烈士徒殉名,归洁似图易。
鳣鲸困蝼蚁,兰苕巢翡翠。
广心之昭融,巽语之极至。
何若于燕閒,相与谈仁谊。
这首诗《三月八日(其三)》由宋代诗人韩淲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自然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所贵知者希,初不与人事”,开篇即点明了知者的稀少与价值,强调了真正智慧与知识的珍贵,不与世俗之事相牵连,突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飘风击坠瓦,彼岂有本意”运用自然现象比喻,飘风猛烈地击打瓦片,却并非有意为之,以此象征事物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
“百尔我所思,岂必待熟醉”表达了诗人对于思考的重视,认为思考并非仅在酒醉之时,而是贯穿日常生活,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烈士徒殉名,归洁似图易”则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探讨了名声与道德的相对关系,指出真正的道德纯洁可能比追求名声更为简单,暗含了对道德实践的深刻反思。
“鳣鲸困蝼蚁,兰苕巢翡翠”通过对比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揭示了自然界中强者与弱者之间的残酷竞争,以及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广心之昭融,巽语之极至”强调了心灵的广阔与包容,以及言语的精微与深奥,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宽广与语言的精准表达。
最后,“何若于燕閒,相与谈仁谊”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探讨仁义之道的愿望,体现了对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载体,探讨了人性、道德、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
万绿参天下无路,高山深谷相盘互。
云端百丈泻飞涛,雪浪滔滔喷湿雾。
树根石畔坐者谁,飘然具有神仙姿。
独对澄潭空念虑,相看岚翠上须眉。
旁人谓公真静者,公言此是偶然也。
绣谷当初莅越瓯,井蛙水面正嘘沤。
频岁乘风飞战舰,几回破浪得安流。
兵销复遇哀鸿集,朝暮嗷嗷待绥辑。
驰驱无复片时间,纵遇名山何暇入。
雁宕龙湫山水清,适逢其会一来行。
小憩略谙泉石趣,始惊奇绝冠平生。
我闻此言叹且敬,知公勤务由天性。
皖藩开府黔中迎,滇海重移闽海庆。
黄山云海洞飞云,点苍山雪白纷纷。
九曲争传武夷胜,公皆置之如不闻。
独为龙湫作图画,兴之所寄成佳话。
即今新赋归来辞,政之所被系人思。
可知宴坐真偶尔,谢公游屐空耽奇。
先忧后乐希文志,以劳得逸逸斯遂。
吾谁与归望斯人,展卷超然悟公意。
白云遮断树傍山,云自流空山自间。
纵然寄迹烟霞外,心在觚棱魏阙间。
《题韩芸舫中丞龙湫宴坐图》【清·宋其沅】万绿参天下无路,高山深谷相盘互。云端百丈泻飞涛,雪浪滔滔喷湿雾。树根石畔坐者谁,飘然具有神仙姿。独对澄潭空念虑,相看岚翠上须眉。旁人谓公真静者,公言此是偶然也。绣谷当初莅越瓯,井蛙水面正嘘沤。频岁乘风飞战舰,几回破浪得安流。兵销复遇哀鸿集,朝暮嗷嗷待绥辑。驰驱无复片时间,纵遇名山何暇入。雁宕龙湫山水清,适逢其会一来行。小憩略谙泉石趣,始惊奇绝冠平生。我闻此言叹且敬,知公勤务由天性。皖藩开府黔中迎,滇海重移闽海庆。黄山云海洞飞云,点苍山雪白纷纷。九曲争传武夷胜,公皆置之如不闻。独为龙湫作图画,兴之所寄成佳话。即今新赋归来辞,政之所被系人思。可知宴坐真偶尔,谢公游屐空耽奇。先忧后乐希文志,以劳得逸逸斯遂。吾谁与归望斯人,展卷超然悟公意。白云遮断树傍山,云自流空山自间。纵然寄迹烟霞外,心在觚棱魏阙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5WMDKs.html
空林昨夜春雨霏,惊起百道山泉飞。
幽禽时啄碧藓肥,石屋春冷行人希。
笋舆上下折不休,山翠频转频回头。
一山转出花满洲,花色大放风前眸。
嫣红姹紫纷相映,倒影溪光静如镜。
竹坞云林转不穷,冷香薄雾吹无定。
花前山色轩晴午,山里山亭俯寒渚。
洒空新绿鸟啼声,有客间来课鹦鹉。
鬼斧凿混沌,县崖泄奔放。
诘曲流汀滢,迤逦出荡漾。
石破雪珠跳,咫尺倏异状。
嵯峨立巨鳌,黑冘黮兀相向。
饕疑恣鲸吞,渴欲倒龙藏。
起作鳞之而,匉訇激悲壮。
砥柱力斯劲,喷沫气愈畅。
我生本集静,睹此觉神王。
拟穷瀑水源,前山发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