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从山泽得追陪,吐论风生不受埃。
曾读芸斋编广录,固知天下有奇才。
愁堆青简千年蠹,忙过黄槐几度开。
往岁闻名未相识,常如弱水隔蓬莱。
偶从山泽得追陪,吐论风生不受埃。
曾读芸斋编广录,固知天下有奇才。
愁堆青简千年蠹,忙过黄槐几度开。
往岁闻名未相识,常如弱水隔蓬莱。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和李彦文》。诗中描绘了与李彦文相会的情景,以及对李彦文才华的赞赏。
首联“偶从山泽得追陪,吐论风生不受埃”描绘了诗人偶然间与李彦文相遇,并在交谈中感受到其言辞如清风般脱俗,不沾染尘世的污浊。这里运用了“山泽”这一意象,象征着隐逸与自然,暗示李彦文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颔联“曾读芸斋编广录,固知天下有奇才”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李彦文的作品,早已对其才华有所了解,认为他是天下的奇才。这里使用了“芸斋编广录”这一典故,借以强调李彦文作品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
颈联“愁堆青简千年蠹,忙过黄槐几度开”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李彦文的著作比作青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暗喻其作品的珍贵与持久影响力;同时,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黄槐树花开花落,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流转,而李彦文的才华却如同黄槐树一般,无论何时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尾联“往岁闻名未相识,常如弱水隔蓬莱”表达了诗人过去虽已闻其名,但未能结识,如同弱水之隔蓬莱,难以触及。这里的“弱水”和“蓬莱”都是神话中的概念,分别代表难以逾越的距离和理想境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李彦文的仰慕之情以及未能直接接触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李彦文相会过程的描绘,以及对李彦文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前山后山梅子雨,屯云日夜相吞吐。
长林绝壑望不到,时有樵归说逢虎。
奔溪朝来忽怒涨,夹岸柳梢馀尺许。
屋头未放浓岚散,苦忆清风汎琼宇。
客行落此乱山中,但欲寻人诉羁旅。
比邻邂逅得清士,眉宇津津佳笑语。
杯行起舞出新句,我气已衰聊复鼓。
明年与君杭太湖,扁舟踏浪不踏土。
沉沉玉柱閟仙扃,矫矫虹梁浮水府。
目力无穷天不尽,却笑向来谁缚汝。
年年佳节歌式微,秋浦片帆还欲飞。
万里蜀魂思远道,九歌楚调送将归。
杯中山影分秋色,木末江光借夕晖。
细撚黄花一枝尽,霏霏金屑满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