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彦文》
《和李彦文》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偶从山泽得追陪,吐论风生不受埃。

曾读芸斋编广录,固知天下有奇才。

愁堆青简千年蠹,忙过黄槐几度开。

往岁闻名未相识,常如弱水隔蓬莱。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和李彦文》。诗中描绘了与李彦文相会的情景,以及对李彦文才华的赞赏。

首联“偶从山泽得追陪,吐论风生不受埃”描绘了诗人偶然间与李彦文相遇,并在交谈中感受到其言辞如清风般脱俗,不沾染尘世的污浊。这里运用了“山泽”这一意象,象征着隐逸与自然,暗示李彦文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颔联“曾读芸斋编广录,固知天下有奇才”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李彦文的作品,早已对其才华有所了解,认为他是天下的奇才。这里使用了“芸斋编广录”这一典故,借以强调李彦文作品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

颈联“愁堆青简千年蠹,忙过黄槐几度开”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李彦文的著作比作青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暗喻其作品的珍贵与持久影响力;同时,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黄槐树花开花落,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流转,而李彦文的才华却如同黄槐树一般,无论何时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尾联“往岁闻名未相识,常如弱水隔蓬莱”表达了诗人过去虽已闻其名,但未能结识,如同弱水之隔蓬莱,难以触及。这里的“弱水”和“蓬莱”都是神话中的概念,分别代表难以逾越的距离和理想境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李彦文的仰慕之情以及未能直接接触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李彦文相会过程的描绘,以及对李彦文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次温伯用林公正刘庆充倡和韵

前山后山梅子雨,屯云日夜相吞吐。

长林绝壑望不到,时有樵归说逢虎。

奔溪朝来忽怒涨,夹岸柳梢馀尺许。

屋头未放浓岚散,苦忆清风汎琼宇。

客行落此乱山中,但欲寻人诉羁旅。

比邻邂逅得清士,眉宇津津佳笑语。

杯行起舞出新句,我气已衰聊复鼓。

明年与君杭太湖,扁舟踏浪不踏土。

沉沉玉柱閟仙扃,矫矫虹梁浮水府。

目力无穷天不尽,却笑向来谁缚汝。

(0)

池州九日用杜牧之齐山韵

年年佳节歌式微,秋浦片帆还欲飞。

万里蜀魂思远道,九歌楚调送将归。

杯中山影分秋色,木末江光借夕晖。

细撚黄花一枝尽,霏霏金屑满征衣。

(0)

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其一

仪凰当瑞九韶成,何事栖鸾滞碧城。

公退萧然真吏隐,文名藉甚更诗声。

句从月胁天心得,笔与冰瓯雪碗清。

书到石湖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

(0)

有感今昔二首·其二

飘风骤雨谩惊春,扫荡何烦臂屈伸。

天识不衷宜不恕,神歆非类即非仁。

休雠地下枯鱼骨,且斗尊前健犊身。

静看可怜还可笑,香山宁是幸灾人。

(0)

题传记二首·其二

綵舟归去海山青,寂莫瑶台月自明。

啼雨落花春已尽,梦魂何必更多情。

(0)

赏海棠三绝·其三

忆向宣华夜倚阑,花光妍煖月光寒。

如今蹋飒嫌风露,且只铜瓶满插看。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